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5:0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在这首先感谢对方三辩的激昂陈词,可是对方始终无法未正确认识我方观点,刚才我方辩友已经明确指出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而我也要再次强调:我始终坚持经济扶贫比知识扶贫更为重要。
虽说经济上的支持不能无了期,而知识是能力可以长期利用,但从本质上看是经济带动一切,经济是基础,而知识和技术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知识之所以被生产也是因为有经济的前提,在经济的带动下进行的,就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给她一袋米的过程很短暂叫她做饭的过程相对较长。
假设性问题:教育为本!经济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学,还谈什么经济还谈什么扶贫?一个国家没有了人才,那这个国家注定将被灭掉.经济的前提是知识,用知识换取经济!农村人为什么老想出大山?走出农村走出贫困?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连基本培养人才的费用都没有,敢问,这人才从何而来呢?天上会掉馅饼吗?
举例:黑龙江今年投入扶贫资金4.25亿 30万农村人口脱贫走上富裕道路;徽县投入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使3万多名群众脱贫;承德市十年投入扶贫资金46亿,村民纯收入大大增加,使近47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这些迹象足以表明经济扶贫在多数时候往往比知识扶贫更为受用,如果这还无法改变对方认为知识更加重要的观点,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注意: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我国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得的叫人成绩,而经济扶贫相比于知识扶贫更能从根本上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这一切都是不容忽视的!
Q11:那请问对方辩友若是没有米,那她还如何想到做饭呢?
Q21:你起房子会不会事先打好地基?会 2:若是地基没打好,会怎么样?倒塌
3:恰好你住在里面,这天又适逢大风大雨,结果如何? 房子塌了,命都没有了,何来谈扶贫呢?
我用了经济喻指基础,而知识来比喻结果。没有经济的知识只是一座空中楼阁,貌似这个时代还不能普及世界吧,所以丢掉空想,重要还是夯实基础。
Q3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听过吧?若是连鱼都没有,学会钓鱼有什么用?(还不得早晚饿死)
Q41:请问对方辩友知道我国为什么坚持开发性扶贫的方针吗? 若不知道,开发性扶贫是中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这个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户地区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生产,这一方针直接表现出扶贫阶段经济扶贫首当其冲。
若知道,则接着问下个问题?
2:那么这个方针以何为中心呢?(经济建设)
3:结果是什么?(这一方针直接表现出扶贫阶段经济扶贫首当其冲)
Q51:我知道知识扶贫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它始终离不开的是什么?(经济发展和经济援助)
2:那它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走出大山或贫困地区。)
Q6 1:什么是上层建筑?(知识) 2:什么决定上层建筑?(经济)
Q71:如在一个落后的地区,你说地区政府是希望你给他一大笔钱还是给他一群人呢?我想都会选择给他钱吧。
就算你选择一群人,你一个小山区(或落后地区)连自己的吃穿住行可能都勉勉强强,那可以拿什么来养活一群人呢?说到底还是经济。
Q81:带一堆课本,成千知识分子把村民们集中到一个破草垛开始普及文化知识,人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你说这时候是给他们一碗饭填补肚子重要还是普及知识重要?
Q91:难道说你普及知识,不需要课本,不需要学校,不需要人才吗?(要) 2:那么这一切的根源来自哪呢?(还是以经济为前提)
Q101:若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学生在你的面前,你是用经济扶贫他还是用知识扶贫他?
那当然是先经济扶贫他才有书读吧!再用他的知识往扶贫他人,从而产生经济效益。他才能认真学好知识。
Q11 1:你是愿意用一年投资经济的时间来改变贫困山区,还是愿意走完十年时间来看看知识扶贫的成效?
你扶贫个小学,要等学生都学成,将来都能成材,然后获得生存能力,往努力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开始投资,再产生有形的和无形的效益;而你直接给投资个厂子或可以做点什么的资金,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客观条件有所改观,可使旧貌换新颜,可以改变生活条件及效果。用一年的时间走完知识扶贫十年的历程,至于知识也可以在此同时弥补。 2:你确定浪费那么长的时间,每个接受教育的人都可以成才吗?
Q12 1:西部为什么不发达?(因为没有路)
2:修路需要什么?(钱,就是经济。致富靠修路,路都不修好,知识怎么传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