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十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十六)

1.下表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波长(mm) 吸收光能百分比(%) 叶绿素a 全部色素 400 40 75 450 68 93 500 5 50 550 15 35 600 16 45 670 40 75 700 16 35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2.有关叶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素都在叶绿体内合成 B.叶绿素在酸性环境中保持稳定 C.纤维素酶不能催化叶绿素分解 D.叶绿素比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 3.如图表示两个分别放置甲、乙品种大豆幼苗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CO2含量的变化,光照强度、温度等条件适宜且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强 B.甲植株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0~15 min乙植株释放O2的速率逐渐增大

D.30~45 min甲植株光合速率为零,CO2含量相对稳定

4.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______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_____表示。

(3)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5.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蒜黄和韭黄都是在避光生长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蔬菜,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两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叶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C.环境因素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D.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可被H、Cu等替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海南卷)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两种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 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7.(2012·广东卷)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

2+

2+

2+

叶面积 叶片 发育情况 (最大面 积的%) A B C D 新叶展开前 新叶展开中 新叶展开完成 新叶已成熟 19 87 100 100 总叶绿 素含量 — 1.1 2.9 11.1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55 81 100 净光合 速率 -2.8 1.6 2.7 5.8 注:“__”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 __ _ _,导致___ ___。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 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 ____。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 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 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___ ___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 __________。 8.(2014·广东卷)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 强度 强 中 弱 平均叶面 积(cm) 13.6(100%) 20.3(149%) 28.4(209%) 2叶色 气孔密度 (个·mm) 826(100%) 768(93%) 752(91%) -2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s1-2-) 浅绿 绿 深绿 4.33(100%) 4.17(96%)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2以____ 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 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 ___。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___ ____和____ ___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__ _____,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______ __。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察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___ ___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 _____。 9.图1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