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_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2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资料推荐------------------------------------------------------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 教学目 标:

1. 学会本课 2 个生字, 理解 探望、 姹紫嫣红、 染红、 欣赏 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并试着背诵课文。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品析栽花赏花 和写信教子 两件生活小事, 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4. 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理解信中两处美好的东西 的不同含义; 通过角色转换、 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理解 给, 永远比拿 愉快 这句话的含义, 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5. 回忆书信格式, 根据父亲来信的内容, 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二、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通过自 主学习、 合作探究, 品析栽花赏花 和写信教子 两件生活小事, 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理解信中两处美好的东西 分别指什么, 培养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难点:

通过角色转换、 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理解给 , 永远比拿愉快 这句话的含义。

1 / 17

三、 教学评价设计:

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 通过查看预习单、 轮读、 汇报、 交流等形式了 解学生独立识字、 写字及读书情况, 以学定教。 2. 在初读感知环节, 通过概括课文每部分内容, 划分意义段,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 采用默读、 圈画、 批注、 交流、 汇报、 移情体验、 感情朗读等形式, 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 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 。

(见附件) 教师:

1. 查看学生预习单, 了 解学情。 2.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课时: 2 课时 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 整体感知初读感知, 整体把握 (一) 名言导入, 激发兴趣。

---------------------------------------------------------------最新资料推荐------------------------------------------------------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礼物, 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 2 句名言, 指名读:

(俗话说:好的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导入能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保持良好心态。

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即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而且这两句名言既是学生耳熟能详的, 也是学习本课要揭示的中心。

) 2、 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高尔基) 3、 简介高尔基。 (1) 出示高尔基图片:

这就是高尔基, 他前苏联文坛上有一颗耀眼的明星。 板书:

高尔基 通过预习你对高尔基了 解多少? 指名简介。 (幻灯片出示作家卡片) 补充资料:

他小时候生活很贫苦, 8 岁开始独立谋生, 做过学徒, 码头工、 面包师傅等, 做工之余勤奋读书, 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他的笔就像他的武器,作品充满战斗力, 他也因此遭到了反动势力的迫害, 列宁为了保护他, 把他流放到意大利一个孤寂的小岛上, 在那里他过着寂寞的生活。 (时时处处皆语文。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