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北共建园区”模式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8:3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南北共建园区”模式分析

2011-1-21 新华网江苏频道

江苏2010年进一步深化南北合作,新批南北共建园区7个,至此全省共建园区增至27个,苏南开发区共派出173名各级各类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共建园区工作,各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5.7亿元。

“南北共建园区”具体做法是:在苏北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划出一定面积土地,由苏南地区开发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这一创新举措推进苏南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而且提高全省开发园区集约用地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转移项目规模大、领域宽、产业层次高

南北共建园区是江苏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苏北振兴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旨在为推动产业转移和区域优势互补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从而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以沿海开发和沿江开发为重点,推动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2007年开始,江苏就探索南北共建园区创新实践,鼓励苏南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苏北,对转移到苏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产业项目,适当降低建设用地门槛(一般比苏南地区降低10%)。同时,对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共建开发区选址必须位于国家公告的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区或易位建设,此外,还要求加强对共建园区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共建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土地投资强度等。

2010年江苏进一步深化南北合作,新批南北共建园区7个,至此全省共建园区增至27个,苏南开发区共派出173名各级各类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共建园区工作,各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5.7亿元,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力度。

得益于南北共建园区的不断深化,江苏苏北地区2010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达到2175个,项目总投资1755.1亿元,苏北实际引资97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0.7%和25%。这些转移项目规模大、领域宽,产业层次也明显提升,除了机电、纺织、化工外,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项目相继落户苏北。

实现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的“双赢”

2010年,苏北经济发展快速企稳回升,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江苏全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化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把推进共建园区建设作为深化南北挂钩合作的抓手和突破口:全年苏南开发区不仅派出众多素质突出的各级各类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共建园区工作,而且在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中,

苏南方面达到18.9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3.5%。

在27个共建园区中,苏州、无锡两市与苏北共建园区分别为9个和6个,占了苏南与苏北合作共建园区个数的60%。苏州市共建的9个园区去年投入基础设施18.88亿元,注册项目83个,开工在建46个,建成投产项目109个,进区项目投资146.63亿元,累计320亿元。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一期项目全部布满,二期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去年新开工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11个,完成投资9.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

南北共建园区,实现了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的“双赢”。例如,入围“2010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日前投资20亿元,与连云港市政府签约新材料产业投资项目。亚邦总部位于江苏常州,主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代表介绍说,园区位于灌南县堆沟港镇境内,南依“苏北黄浦江”--灌河入海口,北依新沂河,东临黄海,堆沟港是连云港的卫星港,有苏北最好的避风渔港和万吨泊位的运输码头,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人口密度低,发展空间广,一切条件都非常适合亚邦这样的化工企业发展。

同样地处苏北的宿迁市也在不断推进新南北共建:仅在2010年上半年,就开发南北共建工业园区4.16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41亿元,实现业务总收入24.83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1个,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3个。其中,常熟?泗洪工业园区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超过22亿元。该园区引进的台资企业服特服饰(江苏)有限公司,总投资达到800万美元,项目目前已经投产。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上半年共开工建设企业6家,投产企业已达3家。该园区内最大的张家港市南北产业转移项目骏马化纤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卫东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我国已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投资贸易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发布了江苏沿海开发10个专项规划和三年实施方案。“十二五”规划建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在此背景下,苏南苏北以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联动,有利于加快江苏沿海振兴。

共建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财政支持苏北的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累计达到1430亿元。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多达9854个,总投资6086亿元。苏南开发区采取选派团队、挂钩结对等办法,帮助苏北建设了27个开发园区。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选派了大批干部到苏北工作,为苏北带去了新的理念、思路和资源。目前苏北5市党政正职中有9名来自苏南和省级机关。2010年,苏北5市GDP均超千亿元,财政收入均超200亿元。已有6个苏北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但是,作为经济社会领域的新形态、新探索,南北共建园区发展水平参

差不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有的共建园区启动缓慢,注册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有的园区缺乏总体规划,“大路货”项目多。作为共性问题,用人机制也普遍不够完善,共建园区主要管理岗位大多由苏南“输出”,因为缺乏相应的提拔任用机制,“输出”很容易成为短期行为,两三年派遣时间一到便走人。此外,共建园区范围过窄,扶持政策仅适用于赴苏北结对的苏南开发区。

为了进一步完善南北共建模式,江苏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政策措施》以及建设发展情况考核评价办法,主要在几大方面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尤其是首次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新建园区要“合格”,注册资金、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建设项目“四到位”是必备条件;土地投资强度指标;评价指标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供热率或清洁能源利用率所占权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业务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不相上下;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外加附加分。这些规定是目标是实现“既要园区建设快,还要项目质量高”。此外,用人机制上也明文规定“对苏南派驻共建园区工作满2年以上人员,享受派出地区省定扶贫工作待遇”。

相关专家认为,出台共建园区考核评价办法,以制度化推动共建园区的长期化、规范化发展,此举突破共建的“南北”限制,向全社会打开了吸纳各种生产力要素大门,可以有效防止产业兴衰、人员变动等对共建带来的影响,也将把南北共建园区这一模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更加有效地推进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