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下册(1)合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9 20:3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序 言

努力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及时、准确、全面的环境信息和建立科学的减排考核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重要建设任务。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增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困扰着环境监测正常开展的能力不足、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有所改善,快速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总量监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生态监测、固体废物及土壤监测等基础能力逐步完善。然而,要建设适应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和环境管理需要的现代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能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历史性机遇,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依据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充分体现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切实履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职责,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自2006年以来,组织一批省、市级环境监测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水和废水、酸沉降、海水、空气和废气、生物、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振动、辐射、室内空气、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质量管理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等环境监测领域,追踪最新监测技术标准,充分注重近年来的环境监测技术积累,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编写完成了《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上、下册)。其间,披沙拣金,集腋成裘。谨此,对参加本书编撰出版付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对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工作的开展和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交流,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2009年12月

说 明

本书按照要素或对象、手段和项目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或对象设章、按类设节,有关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一、分类原则

按照要素或对象分为八大类,即环境空气和废气、室内空气、生物、土壤和固体废物、质量管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放射性测量和电磁辐射。

每大类中,结合监测程序(如采样和现场监测等)、监测手段(如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和监测项目进行分类,将技术上有共性的监测项目合在一类,并按照监测手段设立了基础知识试题,各监测项目特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在各自的专项试题中。 二、分类号

顾名思义,分类号是分类的编号。分类号由“英文字母+系列号”构成。

英文字母采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表示:环境空气和废气用“G”(gas)表示,室内空气用“A” (indoor air)表示,生物用“B”(biology)表示,土壤和固体废物用“SS” (soil,solid waste)表示,质量管理用“Q”(quality)表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用“E”(ecology)表示,放射性测量用“R”(radiochemical)表示,电磁辐射用“EM”(electromagnetism),其他用“O”(other)表示。

系列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顺序数字表示,例如G1、G20等;另一种是包括基础知识的情况,系列号中包括两部分数字,中间用“-”分开,即为“XX-YY”形式,XX表示顺序数字,YY为“0”表示基础知识,其他数字表示各监测项目的专项知识,例如G4-0表示重量法的基础知识,G4—1表示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专项知识,G4-0和G4-1一起构成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试题。

基础知识试题是该类的公用基础知识试题,专项试题是除基础知识以外的、与具体监测项目相关的试题。 三、监测方法

每个分类号包括一个或多个监测方法,以“主要内容”的形式列在各类试题之前。部分试题后面标注的顺序号(即①、②等),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具体监测方法的对应关系,以便于了解试题内容的出处;试题后面没有标注顺序号的,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所有监测方法均有关。一道试题后面有多个顺序号标注的,表示该试题与多个监测方法相关,即多个监测方法都涉及该试题内容,属于一题多用。

目 录

第一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1 第一节 环境空气采样.......................................................1 第二节 污染源采样........................................................10 第三节 现场监测..........................................................21 第四节 重量法............................................................24 第五节 液相色谱法........................................................33 第六节 离子色谱法........................................................47 第七节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2 第八节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6 第九节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61 第十节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汞..........................................65 第十一节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68 第十二节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73 第十三节 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氨..............................................79 第十四节 荧光光度法测定苯并[a]芘.......................................82 第十五节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85 第十六节 容量法..........................................................86 第十七节 气相色谱法.....................................................100 第十八节 分光光度法.....................................................161 第十九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232 第二十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237 第二十一节 镜检法测定石棉尘.............................................238 第二十二节 嗅辨法测定恶臭...............................................241 第二章 室内空气...........................................................247 第一节 布点与采样.......................................................247 第二节 物理性参数.......................................................250 第三节 分光光度法.......................................................259 第四节 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氨...............................................260 第五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臭氧...........................................260 第六节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60 第七节 气相色谱法.......................................................261 第八节 重量法...........................................................271 第九节 液相色谱法.......................................................272

第十节 容量法...........................................................272 第十一节 菌落总数.......................................................272 第十二节 氡的测定.......................................................276 第三章 生物...............................................................279 第一节 细菌学监测.......................................................279 第二节 水生生物群落监测.................................................288 第三节 初级生产力.......................................................297 第四节 急性毒性试验.....................................................300 第五节 致突变性试验.....................................................311 第六节 液相色谱法.......................................................319 第四章 土壤和固体废物.....................................................322 第一节 采样与制样.......................................................322 第二节 电化学法.........................................................328 第三节 容量法...........................................................332 第四节 分光光度法.......................................................337 第五节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351 第六节 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砷...................................353 第七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54 第八节 气相色谱法.......................................................357 第九节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360 第十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364 第十一节 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硫分的测定.........................366 第十二节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370 第五章 质量管理...........................................................372 第六章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386 第七章 放射性测量.........................................................393 第一节 放化分析.........................................................393 第二节 核物理测量.......................................................408 第八章 电磁辐射...........................................................415 第一节 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415 第二节 低频电磁场强和干扰场强...........................................423 第九章 其他...............................................................429 第一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429 第二节 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测定水中溶解氧...................................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