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声乐启蒙教学的策略探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1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小学声乐启蒙教学的策略探讨

作者:邓丽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4期

【摘要】好的声乐启蒙对人的一生发展极为重要,声乐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情操。但是,在目前的小学声乐启蒙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小学并不重视声乐启蒙教学。声乐启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开阔学生的眼界,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声乐启蒙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小学声乐启蒙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声乐;启蒙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声乐启蒙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声乐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生的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教师应该利用声乐去启蒙孩子更为广阔的想象力,用声乐钥匙去开启学生创造思维、想象思维之门。声乐教育是一门艺术,它注重学生的美感教育培养,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用声乐去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小学声乐教师应该集中精力探索如何更好地用声乐启蒙学生。

一、注重学生音准、节奏等基本声乐知识的培养

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每一個音准,每一个节奏组合起来成为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小学声乐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对声乐最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介于声乐启蒙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该以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使学生不畏惧涉猎到新的领域,让学生在启蒙课堂上对声乐学习产生超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系统的声乐教学,所以教师对于声乐的初次讲解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声乐启蒙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声乐启蒙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声乐学习有着决定性影响,启蒙教育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声乐的基石,要想建造出一所坚固完整的建筑物,就必须打好基础,垫好基石。教师应该通过准确讲解声乐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例如在声乐启蒙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讲解声乐最基本的声调,让学生准确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在学习第一单元的《新年好》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检查一下学生的识字程度,准确读出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在教给学生唱歌时,教师要投入丰富的情感,适当地运用肢体动作,自信大声地唱出歌词,教师在给学生示范过程中一定要面露微笑,用真挚的情感去引导学生主动跟着教师的节奏演唱歌曲《新年好》,让音乐课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热情,从最基本的开始使学生逐步找到音准和唱歌的节奏。 二、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一首歌都有创作背景和创作意义,饱含着丰富且复杂的情感或者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歌者必须了解歌曲的意义所在才能正确地赋予情感去演唱。在小学声乐启蒙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理解力不足、知识面不广,所以教师应该从最简单的或者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教起,比如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等,教师可以把这些儿歌与课本中的授课内容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小蜻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询问学生一个问题,如大家有没有听过有关于小动物的歌?这种导入课堂内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讲解一下《小蜻蜓》究竟说了什么内容,是让我们更了解蜻蜓这一物种,还是让我们要保护蜻蜓这种益虫。还有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娃哈哈》之类的传递爱国正能量的歌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热烈的爱国之情,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念,让学生从这些革命歌曲或者爱国歌曲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力量,让学生从小就培养爱国意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不只是让学生会唱歌,更要让学生去了解歌曲的内涵,把每一首歌曲都要当成艺术品去看待,去琢磨,去演唱,这就需要教师上课时认真准备,不敷衍了事,真正带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真正启蒙到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培养起对每一首歌曲的尊重感和仪式感,让学生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意义,提高审美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善于运用乐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清晰可见的图景,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看到真实生动的场景。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的过程中,可以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广场前升国旗的宏伟壮观、震撼人心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意识到祖国母亲的强大团结以及经历的曲折坎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小学声乐启蒙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掌握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乐器,比如吉他、钢琴、二胡、古筝等,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授的歌曲风格选择乐器为学生演奏,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强,越是新颖的事物越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师运用乐器演奏歌曲,使学生伴随着节奏、旋律进入到歌曲所营造的氛围中,或平和、或舒缓、或轻松,或震撼,或忧伤,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视听结合,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对乐器产生兴趣,爱上乐器,爱上声乐。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并非十全十美,就像唱歌,有的学生可能五音不全,有的学生可能羞于表现自己,不想展示自己。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不嘲笑发音不标准的学生,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要给学生灌输信心,要让学生学会展现自己,能够大声地吟唱出歌曲,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心去唱好每首歌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自信,唱歌时要底气十足,让学生感受到自信的气场,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用真挚的情感去热情地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徜徉,不要把声乐课当作一门课程来完成,要学会享受音乐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与轻松,学会在音乐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看成教学对象,要把学生看成一起听音乐的互动伙伴,师生一起听音乐,在音乐中享受平和,享受轻松,抒发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唱歌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得多好,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歌曲并非都必须用来演唱,只要你能够理解,能够品味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就足够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绝对离不开声乐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有对工作的高度热情,不敷衍,真正到让自己所教的声乐像磁铁一样吸引到学生,让他们从声乐课堂上获取自信,然后把这份自信传递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成为一个生活中自信、阳光的人。 四、结语

小学声乐启蒙教学不仅仅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更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多彩,美妙无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兴趣交往圈子,让学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对于小学声乐启蒙教学,声乐教师要引起高度注意,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学生从掌握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开始,慢慢进入声乐的世界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乐器,使学生进入到更为波澜壮阔的音乐大世界,让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对音乐的鉴赏意识,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声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爱上声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15-22. [2]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邱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装备制造与教育,2007(0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