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21: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鄱阳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错误的是( )

A. 库仑发明了扭秤,非常准确地测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

B. 安培从磁体和通电线圈等效性实验进一步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 楞次概括各种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楞次定律

D. 法拉第发现的电流磁效应,翻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新篇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得了静电力常量,故A正确;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现象,故B正确;

C、楞次概括各种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楞次定律,故C正确;

D、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翻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新篇章,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 2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加速度 B. t = 4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负向速度 C. t = 8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位移 D. t = 10s的时刻,振子具有最大正向回复力 【答案】B 【解析】 A.

的时刻,振子位于正向的最大位移处,所以振子的回复力为负向最大,振子具有最大负向加速度,故

A错误; B.

的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正从正的位移向负的位移方向运动,所以具有最大负向速度,故B正确;

C.D.

的时刻,振子处于负向的最大位移处,所以振子具有最大负向位移,故C错误; 的时刻,振子位于正向的最大位移处,所以振子的回复力为负向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由图象直接读出周期和振幅.根据振子的位置分析其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振子处于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在最大位移处时,加速度最大。

3.矩形导线框abcd如图甲所示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若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0~4 s时间内,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以及线框的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安培力取向上为正方向)( )

A. 【答案】C 【解析】

B. C. D.

由图可知,0-2s内,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0-2s内电流的方向相同,由楞次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即电流为负方向;同理可知,2-4s内电路中的电流为逆时针,且两段时间内电流强度大小时等,故AB错误;由

可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恒定不变,故由

可知,F与B成正比;且b中电流

一直为由a至b,则由左手定律可知,电流方向0时刻为向上,为正,故C正确,D错误;

【点睛】解题时要特别注意,0-2s,2-4s,虽然磁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但因其变化为连续的,故产生的电流一定是相同的.

4.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螺线管竖直放置,铜环沿螺线管的轴线加速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铜环面始终保持水平.铜环先后经过轴线上1、2、3位置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若位置2处于螺线管的中心,位置1、3与位置2等距离,则( )

A. a1

B. a3

试题分析:根据楞次定律判定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产生的机械效果阻碍其相对运动来判断线圈的加速度大小

铜环在位置2时,穿过环的磁通量不变,所以感应电流为零,加速度最大为g,环在位置1时的速度小于在位置3时的速度,因此磁通量改变相同的情况下,在环从1落至2用的时间比环从2落至3用的时间长,即环从1落至2的磁通量变化比环从2落至3慢,则环在3位置时,感应电流大,因此在3位置受到的磁场力大,合力最小,因此D正确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用楞次定律去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会利用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进行解题

5.如图所示有一闭合导线环,磁场方向垂直环面向里,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一直均匀增大时,顺着磁场方向看导线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A. —直逆时针 B. —直顺时针 C.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答案】A 【解析】

磁感应强度随时间一直均匀增大时,方向向里,则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应向外,则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一直逆时针,故A正确,BCD错误。

6.下列所示情形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