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32: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

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

第一单元 我会保护自己

一 、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注意用眼、用脑卫生,防止过度疲劳。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到伤害。

设计思路:

本课从保护学生的身体入手,针对学生中一些不注意保护自己身体的行为,设计了三个“健康锦囊”。首先,从丹丹的病说起,通过与医生的对话,引出了第一个锦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主要器官及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第二个锦囊是让学生知道在生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有关常识。第三个锦囊是通过学生的春游活动,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保护自己身体的误区和一些不良掠夺行为习惯。以此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

1.调查同学近视的原因。

2.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健康的常识。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生病的经历。 1.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病痛。 2.生病时的感受和症状。

3.自己的病痛最后是怎样消除的? 二.健康知识接力。

课前让学生准备的健康知识,做成卡片,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分多。

2

三.认认我是谁。

1.教师出示人体的某一器官图,让学生认认它是什么? 2.说说这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它的相关知识。 四.他们为什么都是“小眼镜”?

针对学生中近视情况日益严重,组织学生调查、寻找同学们近视的原因。教师最后加以汇总,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

五.健康习惯小测试。

此活动课后进行,请家长监督,从而将保护意识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

2.感受不懂交通常识,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严重后果。 3.自觉遵守集体规则,注意集体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设计思路:

本课将关注的视角从学生自身转向学生生活的社区,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遗患,并将重点锁定在交通安全问题上。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由于不注意交通安全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屡屡发生。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首先展示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同时,也结合事例,说明不懂交通规则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由此,让学生感受不懂交通法规所造成的损失,产生要了解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愿望,进而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进。 2.搜集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

3.搜集有关的交通安全小常识,制成考题卡。 活动过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