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姑苏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1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姑苏行》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我国江南地区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探究传统音乐的表现方式与艺术魅力。

2、聆听作品,了解《将军得胜令》中使用的打击乐器,进一步了解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并通过打击乐段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段落分析;分段对比欣赏《姑苏行》,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及每一段的音乐情绪。

3、欣赏《将军得胜令》,了解作品“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在视唱《姑苏行》主题音乐的同时,初步了解笛子谱中对技巧的记谱及吹奏方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姑苏行》,欣赏自主进行段落分析,并视唱主题。 2、欣赏《将军得胜令》,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段落分析。 教学难点:

对《将军得胜令》的段落分析,了解“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 3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复习歌曲《凤阳花鼓》。 (二) 欣赏《将军得胜令》

1、 完整欣赏作品。 教师:聆听作品,了解作品的情绪及表现内容,并关注乐曲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学生:作品描写了英雄凯旋归来时的欢腾景象。作品情绪热烈、欢快,用到了十面锣、排鼓、小锣、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乐曲由四个段落+尾声组成,每个乐段之间都由锣鼓乐过渡连接。

2、 复听几个打击乐段落。 教师:打击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咱们再来欣赏这几个片段,认识这些乐器的同时,关注一下它们的音色。 学生:进一步聆听、观察、了解这些打击乐器。 教师:这里使用的最重要的打击乐器是什么? 学生:十面锣。 教师:介绍“十面锣”

3、了解浙东锣鼓。

4、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作品是什么地区的音乐? 学生:我国南方地区。 教师:介绍浙东锣鼓。 (三)欣赏《姑苏行》

1、初听作品。 教师:出庭乐曲,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能否根据乐曲的旋律判断其地域?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根据速度变化,简单划分段落。 学生:乐曲是一首笛子独奏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节奏轻松明快,如同一幅江南美景的水墨画卷。 教师:(出示乐曲名称):《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笛子独奏曲,乐曲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 教师:在曲式结构上作品采用了带引子的三段体结构,引子A+B+A’,段落非常清晰。 2、简介作者。

3、旋律特点。 教师:分别欣赏两句旋律,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两句有相似的地方,其中一句被拆成了两句。 4、观察乐谱并进行分析。 5、简单介绍曲笛。

6、完整的欣赏作品,进一步感受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个风格特点。 (四)小结: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 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努力, 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就奉献一份热爱吧!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