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3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劳动的歌》

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

设计理念:

通过反复听辨,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将劳动号子渗透到歌曲教学中,让孩子系统地了解有关“号子”的音乐知识。通过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通过反复听辨,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将劳动号子渗透到歌曲教学中,让孩子系统地了解有关“号子”的音乐知识。通过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

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军民大生产》。 2、师:这首热烈欢快的歌曲取材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推炒面》。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设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些记号? 2、指导学生认识重音记号及上滑音记号,并带领学生演唱带有该记号的旋律。

3、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词。

4、师讲解衬词的唱法:衬词应唱得轻快些,突出歌曲的气氛。

5、请学生随伴奏带演唱歌词,学唱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6、讲解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是民间歌曲的一种类别,由伴随着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性劳动而产生。基本特征是紧密配合并完全依附于每一件劳动方式及其具体过程。号子的音乐常常是极精致地适应着那一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韵律,同时具有粗犷奔放 ,热情豪迈,坚毅质朴,节奏鲜明,动力感强,音乐材料多重复使用,富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等特征。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亦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

三、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用《军民大生产》的曲调,创造性地即兴编配歌词和动作,并进行演唱。这种创作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小结全课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翁嘿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朝鲜音乐《阿里郎》,设问:知道这首歌曲吗?是哪个民族的?

2、生回答。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朝鲜族民歌《翁嘿呀》 。 二、新课讲授

1、师播放歌曲《翁嘿呀》,设问:歌曲的速度怎样?力度呢? 2、生听后回答:歌曲的速度为中速,力度比较强。

3、师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生讨论并回答:朝鲜族农民在打麦劳动时的情景。 5、师带领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唱歌词,注意力度应强一些。 6、指导学生轻声演唱歌谱,注意反复记号的用法。

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翁嘿呀》。

三、拓展延伸

1、师继续讲解“号子”:民间音乐中号子的历史最为古老。原始时代某些费力的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节奏、调节情绪而发出的呼喊,即是劳动号子的雏形。后来,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断细密的分工,号子也随之丰富多样,以至形成诸如江河船夫号子、海上渔民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 、放簰号子、林区号子、搬运号子等许多不同的类型。尽管今天许多费力的劳动都机械化了,不需再唱号子,但是有些劳动号子仍将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下来。

2、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2/4 XX XX | XX XX :|| 2/4 X O | X O :|| 四、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