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考试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0:3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思考题

(1) 进行测量工作应遵守什么原则?为什么? 答:①“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图和放样的精度,而且可以分副测绘,加快测图速度。

②“前一步测量工作没作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2) 地面点的位置用哪几个元素来确定? 答: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 (3) 简述测量学任务?

答:测定与测设、变形观测。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为施工提供依据。

作业二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目镜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十字丝与目标影像不发生相对运动为止。

(2)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哪些操作步骤?

答: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并消除视差,精平、读数。 (3) 试述水准测量的计算校核;其作用是什么?

答:在水准测量中,两点的高差等于这两点之间的各转点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计算校核是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中的∑h和∑a—∑b两项,如果Σh=∑a—Σb,说明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计算校核的作用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它并不能检验观测和记录是否正确。

(4) 简述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的方法。

答: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双面尺法是仪器高度不变,而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

互进行检核,若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重测。

(5) 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仪器误差;②整平误差;③读数误差和扶尺不直产生的误差;④尺垫下沉及仪器下沉产生的误差;⑤地球曲串及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二、课后练习

(1) 根据表中所列观测数据,计算高差、转点和BM4的高程并进行校核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格式表

测点 BM2 TP1 TP2 TP3 BM4 后 视 (m) 1.464 0.746 0.524 1.654 Σa=4.388 校核计算 Σa-Σb=-1.615 前 视 (m) 1.124 1.524 1.343 2.012 Σb=6.003 高 差 + 0.340 Σ(+h)= 0.340 - 0.778 0.819 0.358 Σ(-h)= 1.955 高 程 (m) 515.234 515.574 514.796 513.977 513.619 备 注 Σh=-1.615 HBM4-HBM2=-1.615 (2) 根据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计算下列表中的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及各点的高程:

Ⅰ Ⅱ Ⅲ Ⅳ

BM6BM1010站5站7站4站9站??????

46.215?0.748?0.432?0.543?0.245?1.47745.330点 号 BM6 Ⅰ 5 Ⅱ 7 Ⅲ

测站数 10 测得高差 (m) +0.748 -0.432 +0.543 -0.245 改正数 (m) -0.007 -0.003 -0.005 -0.003 改正后高差 (m) +0.741 -0.435 高 程 (m) 46.215 46.956 46.521 备 注 +0.538 -0.248 47.059 △h允=±59.16 Fh=23(mm) 4

Ⅳ BM10 Σ

46.811 9 35 -1.476 -0.862 -0.005 -0.023 -1.481 -0.885 45.330 HBM10-HBM6 = -0.855 作业三 经纬仪及其使用

(1) 简述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答:(1)将经纬仅安置在角顶点上,对中整平;

(2)盘左位置瞄准左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这称为上半测回,上半测回水平角值βL等于右方目标读数减去左方目标读数;

(3)松开望远镜制动,纵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然后再逆时针转照准部,瞄准左方目标读数,称为下半测回,下半测回水平角值βR等于右方目标读数减去左方目标读数;

(4)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一测回角值β=(βR+βL)/2。如果精度要求高时需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按180/n配置度盘起始位置。

(2) 观测水平角时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产生误差的因素有:

1.仪器误差,仪器误差的来源分为两方面,一是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的误差,如度盘刻划的误差及度盘偏心的误差。二是仪器校正不完善的误差,如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2.观测误差,对中误差、整平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 3.外界条件的影响。

二、课后练习

(3) 根据下列观测水平角数据,完成测回法水平角记录和计算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测回角值 A 120°12′18″ 左 74°32′48″ B 194°45′06″ 0 74°32′34″ A 300°12′40″ 右 74°32′20″ B 14°45′00″ (4) 用J6光学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其观测数据填在表中,计算竖直角和指标差。(竖盘按顺时针注记,望远镜上仰读数减少)

测站 盘位 测 站 A 测 点 B C 镜 位 左 右 左 右 竖盘读数 90°00′ 85 54 274 08 93 50 266 12 角 值 °′ + 4 06 + 4 08 - 3 50 - 3 48 正倒镜 平均值 °′ + 4 07 - 3 49 指标差 ′ 1 1 作业四 直线定向及距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