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意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40: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就是外国近现代艺术和历史的载体。要想学好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就要知道它的主要思想和目的、学习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对建筑这一概念进行充分认识。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人类历史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终于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政治的胜利,思想的解放,技术的革命为人类历史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此间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同样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及发展的可能。所以,近现代建筑是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建筑无论是在规模上,数量上,类型上,技术上、速度上等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上百层的摩天大楼,一二百米的大跨建筑,一望无边的厂房,及各种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的建筑形象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建筑的印象,所有这些新生事物,冲击了一切落后势力,扫除了建筑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标志着建筑现代化的胜利。

学习外国近代建筑史的目的,是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能和它的演变规律,以利于进行有效地创造性探索,使建筑设计成为真正的建筑创作。建筑史帮助学习者了解不忘进来建筑成就的丰富性;认识建筑运动变化和它的机制;为思维开拓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领域;懂得尊崇创造性的劳动,既有默默无闻一点一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大智大勇的破格立新。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创造建筑的过程。建筑历史是人们认识与了解建筑学最有效的知识途径。古人有谓,欲知其人,观其行、察其言;虽然这些言行是发生于彼时彼地的往事,但它们对说明该人的本质还是十分有效的。历史过程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而人的行为本质是历史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的生存理想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将历史事件重新置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各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透过历史事件的表象去辨析背后的思想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诚然,奠基于这些思想活动上的经验与答案也很重要,但由于时空的变迁,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近日的问题;不过处于各种矛盾之中的思想活动、思想方式与价值取

向却是值得研讨的,并会很有启发。建筑本来就是人为之物,这种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无论对研究或学习建筑历史的人都很有裨益。

某些类型的建筑在某个时代占了主导地位,反映当时的经济形态、政权形态、社会形态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一种社会环境下的某种思潮。建筑的时代风格反映着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反映着和它们相应的思想文化潮流。但建筑总是附丽与建筑的可见形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适应建筑的材料、结构等技术条件,要适应建筑的功能和环境,这些是它存在的前提。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建筑风格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创造建筑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讲述和阐述各时期建筑的产生的原因,它虽然要以历史上的建筑物为构成要素,但主要着眼于它们的历史意义,并不着重介绍和分析它们的创作经验,那应该是另一门学科的任务,而建筑史是那门学科的基础。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而之后,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我们在学习近现代建筑史时会发现:现代建筑在设计上更加注意了功能的处理、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及经济效益,这就为大量性建筑的工业化建造开辟了广阔的前途。而在艺术方面也是经历了一个由豪华折衷主义到取消装饰净化建筑——丰富空间,增加艺术享受,这样一个过程,在整个这些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建筑走过了许许多多弯路,而我们今天学习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不犯或少犯其已犯过的错误,以此发展与环境治理。使我们的发展少走一些弯路,并对预测建筑未来的发展能有一定的意义。

我想,学习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不仅要学习风格的流变、理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浩如烟海的前人杰作中感受、体会那些可以度量的比例尺度、经典范式,以及那些不可度量的美学意识、空间气氛,学习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特质,毕竟,有积淀才会有创新,肚中空空的人怎么奢谈创新,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