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5: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初中+高中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科试题

一、基础 (20分)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8分,)

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2分

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分) ⑶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分) ⑷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一句,借“明月”寄托了他对朋友的牵挂之情。(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⑴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 ),终不愿意。 ⑵双腿tān huàn( )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⑶我们俩xíng yǐng bù lí(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⑷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zǐ mèi( ) 答案:各得其所 瘫痪 形影不离 姊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东莞城市的一大亮点。 B.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感触良多。 C.中央电视台最近开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掀起新一轮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 D.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广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答案:C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后来发生了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⑵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

⑶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 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⑷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 。

A 矛盾 分别 嘟着 倾斜 B分歧 诀别 咬着 欹斜 C 分歧 分别 嘟着 欹斜 D矛盾 诀别 咬着 倾斜 答案:B

5、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两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二、阅读(40)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至18题。

(一) (8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散文集 B公欣然曰/ 欣欣向荣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此 D俄而雪骤/骤雨初歇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分)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交代了侄女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她的才气。

(二) (7分)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选自《世说新语》)

王蓝田: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袭封蓝田侯,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 王右军: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出身名门,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安期:王蓝田的父亲王承。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⑴尝食鸡子 尝: ⑵以箸刺之 箸: ...10、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又从席上下来用牙齿咬。 B. 小鸡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鞋底踩。 C.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又从席上下来用鞋底踩。 D. 小鸡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牙齿咬。

11、本文对王蓝田性急的描写十分精彩,请说出是通过哪些动词来刻画的?(2分) 答案: 掷、碾、啮、嗔、刺、吐、取 (三)(10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A】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2纵观①②两文段,说说母亲想带儿子去看花的原因。(3分)

北海盛开的花象征着生命的灿烂,带“我”去看花是要鼓励“我”不要放弃生命,积极面对双腿瘫痪的现实,好好的活。

13、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句中重点词语,进行赏析(2分) 答:【A】“悄悄地”表达了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偷偷地”表达了母亲的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同时也表现了母亲心里更难受。两个叠词都是修饰动词,母亲“悄悄”出去,是顾及我当时的心里感受,“偷偷听”是担心我的表现。两词很好的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她担心我又顾及我的内心感受。

【B】“挡”这个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母亲怕我看到外面的落叶心里难受,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14、下列对文章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学+初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