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0:4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作者:王溶花,吴标,黎谷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7期

摘要:我国是大豆种植种类最多的国家,也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但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却始终很弱。以数据为基础,采用MS、TC和RCA指数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探寻制约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内在、外在因素,总结我国大豆产业振兴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豆产业;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50-02

一、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能从出口规模角度较直观地反映一国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其公式为:MSij=Xij/Xwj

其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Xij表示i国的j产品出口额,Xwj表示世界的j产品出口额。如果MS越接近1,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强;如果MS越接近0,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弱。从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大豆的MS指数都比较接近0,出口国际竞争力很弱。尽管其出口额趋于上升,却远赶不上世界大豆出口总额的上升速度。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能从行业结构角度反映一国某产品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程度。其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

其中,TCij表示i国j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的j产品出口额,Mij表示i国的j产品进口额。如果TC为正值,且越接近1,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强;如果TC为负值,且越接近-1,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弱;如果TC接近0,则表明该国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大致相当。从表2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大豆的TC指数都为负值,且越来越接近-1,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力远低于国际水平。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出口在该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该产品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之比,能在剔除国家总量、世界总量波动影响的基础上,反映一国某产品出口相对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比较优势。其公式为: RCAij=(Xij/Xit)/(Xwj/Xwt)

其中,RCAij表示i国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的j产品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的j产品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如果RCA大于1.25,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如果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如果RCA在0.8与1.25之间,则表明该国该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大致相当。从表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大豆RCA指数都远低于0.8,且呈逐步下降趋势,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内在因素: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过低,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1.大豆品质参差不齐,出油率低

出油率是豆油加工企业极为看中的原料优势。有研究资料表面,我国国产大豆出油率为16%~17%,进口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19%~22%,即国产大豆出油率较进口转基因大豆低2%~3%;而大豆出油率每差1个百分点,1万吨大豆的豆油加工效益就相差150万元。如此大的效益差迫使我国豆油加工企业纷纷选择出油率高的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国产大豆因此失去了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更难觅买主。

事实上,出油率低并不是因为我国没有好的大豆品种。在东北就有一种优质大豆,其油份含量最高能达到24%,且蛋白质含量还超出转基因大豆2%左右,有着明显的天然健康食品优势。但由于我国大豆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农户所种植的大豆品种各不相同,种植方法与技术也存在差距,导致大豆品质、规则、色泽等都不尽一致;与此同时,交易市场对大豆品质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市场上以次充好、混收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豆油加工企业所采购原料的整体质量进而出油率得不到保证,追求利益的豆油加工企业逐步转向了品质一致的转基因大豆。 2.单位生产成本高,缺乏价格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大豆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是以分散的独立农户为主要经营单位,种植规模十分有限。普通豆农的平均种植面积每户只有1~2亩,黑龙江专业农户的种植规模也只有150亩左右。一方面,这会导致豆农无规模收益可言;另一方面,豆农独自采用机械化操作成本很高,又少有相关组织集中为其提供仅须支付少量使用费的机械工具,豆农们普遍采取人工操作进行生产,导致劳动力成本在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中占了一半比重。不仅这一成本难以下降,人工操作往往还会因耕种、采收时间等的差异,难以保证产出大豆品质与规格的一致性,产出水平也停滞不前,所以我国大豆的单位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其他大豆主产国多是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高,单位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加之大豆出口大国美国巨额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大豆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形下,我国高单位生产成本的大豆,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3.产业链发展滞后,整体实力弱

我国大豆产业不光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组织化程度也低。大豆的研发、种植、储藏、运输、加工、贸易等环节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没有形成完善的大豆产业发展链条,各环节的经营主体间也没有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关系。一些科研成果仅止步于实验室,大豆种植往往缺乏专业指导,大豆收购又存在独立性和随机性,大豆加工跟风做法明显,难有特色大豆产品出口。可见,这样一种局面既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也难以保证大豆及其制品的品质,更谈不上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大豆产业也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整体实力。

(二)外在因素:外资大量介入,扰乱市场常态

我国加入WTO时在大豆领域有这样的承诺:到2006年实现大豆油的贸易自由化,过渡期内实行的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从2006年起取消,只征收9%的关税;对大豆的进口不建立配额制,关税定在3%。随着我们逐步兑现承诺,美国转基因大豆凭借其出油率高和成本低廉的优势,轻而易举地进入并占领了中国市场。2007年,国内豆油加工企业受美国大豆期货误导,以相当高昂的价格进口了大量大豆。但随后而来的豆价猛跌导致国内大量油脂加工厂倒闭,跨国粮商则乘机大举收购,并获得了进口大豆的话语权以稳定其对我国的大豆出口。目前,跨国粮商已经控制了我国90%的大豆进口量和8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国内已有70%的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民族品牌金龙鱼、鲁花等也已成为合资产品。可以说,在我们自身大豆产业链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外资跨国粮商却已经控制了我国大豆收购、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豆油加工副产品豆粕为饲料的养殖业,严重扰乱了我国大豆发展的正常市场环境。 三、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要稳步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解除上述内外在因素的制约,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政府层面,不仅是加大对大豆种植与加工技术研发的投入,更应注重对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投入;不仅要有支持大豆合作组织工作的相关政策,还应牵头落实合作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