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1(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31: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①商场里的平板电脑 ②超市里发霉的月饼 ③好友赠送的乐器 ④手机包月流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④符合题意。 2.为了确保农产食品质量安全,某市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实现生产、流通各个环节无缝监管,将安全由田间送到舌尖。这是因为( )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②商品只有被人消费了才具有使用价值 ③农产品质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④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并不是因人们消费才具有,②说法错误;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④说法绝对化。

3.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下列选项有助于解决这个困难的有( )

①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②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③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般等价物 ④广泛使用货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的原因,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均不是解决交换难度大的有效办法,①②不选。

4.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他(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在这里“九文大钱”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九文大钱”是用来买酒和茴香豆,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B符合题意。

5.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1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纸币的职能。纸币能够取代金属货币是由纸币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②④符合题意;纸币不能执行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①说法错误;③不是纸币能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排除。 6.某国2015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一年内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3次。假如2016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不考虑其他情况,如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内,则2016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最大为 ( ) A.5.15万亿元 B.6万亿元 C.6.3万亿元 D.6.5万亿元 答案:C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某国2015年所需货币流通量为15/3=5(万亿元)。2016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则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如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内,则流通中的货币量最大为6×(1+5%)=6.3(万亿元),C符合题意。 7.2015年2月我国某手机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 342元,当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1元人民币。如果2015年11月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物价上涨了30%,假设此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2015年11月该手机的价格以美元表示为( ) A.211美元 B.191美元 C.200.5美元 D.231美元 答案:D 解析:2015年11月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物价上涨了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用人民币表示还是1 342元。人民币对6.16.1美元升值5%,则1美元=元人民币,则该手机以美元标价为1 342÷=231(美1+5%1+5%元)。 8. 日期 2015年1月27日 2015年4月12日 美元 1 1 兑换人民币(元) 6.2541 6.2023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企业的负担增加 ②中国对美投资的吸引力增强 ③中国居民到美国留学旅游购物的费用降低 ④将美元存入中国国内银行会更划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从表中可知人民币升值,这有利于中国进口而不利于出口,中国出口企业的负担会增加是正确的,①应选;此时,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减弱,②不选;③的说法正确,应选;此时若将美元存在国内银行是不划算的,收益会低于将人民币存入国内银行,④排除。 9.近年来,各银行纷纷扩大信用卡业务,在对客户信息审查通过后,即办理并迅速寄发信用卡给客户。这是因为( ) ①信用卡具有消费功能,持卡人可以在任何场所消费 ②信用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多种功能,能提高银行工作效率 ③信用卡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

④信用卡具有信用贷款功能,对客户信息审查能有效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信用卡持卡人只能在发卡银行指定场所消费,①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主体是银行,并不是持卡人,③不符合题意。 10.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下列有关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是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签注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③是存户在存款金额内签发的票据 ④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①说法错误;支票上的签注金额必须在出票人的存款金额内,②不选。 11.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降,但无论上涨或下降,价格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降,其原因是( ) ①人们购买力有限,价格涨得太高会失去市场 ②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无限制地下降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③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 ④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及等价交换的知识。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决定着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正确;当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正因为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②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12.假如汽车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汽车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汽车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汽车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 ④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电动车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相关,价格由PA向PB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下降,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增加,故①正确;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正相关,QB向QA运动意味着汽车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故②错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PB向PA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故③正确;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意味着其需求量增加,在交通工具总体需求不变的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