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公开课教案_0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20: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轴对称》教学设计

【学习课题】 轴对称(八年级上册12.1)(第1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及其区别和联系;

2.通过具体的操作与观察分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归纳抽象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对称世界的神奇,发展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归纳抽象能力。 【学习难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过程】以美为媒:欣赏美—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

候课准备:直尺(或三角板)、橡皮擦、剪刀、已剪好的有关轴对称图 形、学生用的书写白板,阅读和观察章前图。

一、创设情景,孕育新知

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具有对称美感的图形,以此设问,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感知对称现象,欣赏对称美、激发求知欲,

并让学生通过思考引入新课。(展示中的图片,包含了自然景观、建筑物、分子结构、艺术作品、一张不对称的人物漫画脸与一张对称小女孩脸,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知对称、欣赏对称,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1、展示图形,形成概念

前置学习:每个同学剪一个具对称特征的图形: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在折好的一侧用笔画一幅图,沿图边缘剪出图形(注意不要剪断折线)。

展示作品:请各组的同学把已剪好的图纸展示出来。

问题:观察你及同组同学剪好的图形,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师生行为:每个同学的图形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一个图形,存在一条直线,沿着这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部分能互相重合。

数学上把这种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形成轴对称图形概念。

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找出概念中的关健词:一个图形、沿折痕对折、互相重合。折痕所在直线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剪图、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抽象出特征、形成

轴对称图形概念,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述能力。

[即时练习]1、下列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你指出它的对称轴。

2、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结合图形再一次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别是对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说明,很有必要。这起到了稳定学生兴趣的作用。

活动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把活动1中剪好的图形沿着折痕剪开成2个图形,再把这2个图形任意摆放,这时观察这2个图形还对称吗?你能不能找到一条直线对折,让这2个图形折叠后完全重合?(小组合作、讨论)。

师生行为:沿着折痕剪开,多次摆放剪开后的图形,最终找到一种能够沿某条直线折叠后完全重合的那种情形并观察、讨论、分析抽象出共同特征:

2个图形 一条直线 折叠后重合

数学上把这2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叫着轴对称。那条直线叫对称轴。 形成轴对称概念并找对称点、对应点、关键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主动思考,认识两个图形关于

某直线对称的本质特征,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对称轴、对称点概念;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敢于发表,培养合作意识,进行类比的思想。同时也有利于为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作好准备。

[即时练习]快速抢答:判断正误

1)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能互相重合( ) 2)如果两个图形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练习,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本质。

概念比较,加强理解

1、判断下面每对图形哪些成轴对称?并找出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