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图案》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57: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服饰图案设计》教案

总学时:60学时(共8周,每周8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服装设计、服设与管理、服装工程等方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图案属于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是造型设计和审美的基础,通过讲授等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图案的基本变化规律和运用,深入了解形式美在图案中的意义,最终能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创造出更丰富的图案形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础的形式美法则到图案绘画的训练,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课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图案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色彩、面料和图案的结合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示范—临摹—创作”的教学方法,,突出创造能力。安排教学时,注重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课程如服装色彩、款式、平面构成等诸多课程都有内在联系,讲授时应巧妙结合运用;同时又不能偏离主题,明确自己的方向,其他课程内容必要时作为补充加以结合,使学生既能把图案的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实践要求

根据教师讲授(图例讲解、理论讲解等)、范画示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实践。熟悉图案与 纺织品的流行关系,以及不同图案形式在纺织品上的运用。掌握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织形式以及图案的形式法则。并进行作品分析、课堂训练与指导、作业点评、布置作业。

五、学时分配建议

内 学 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0 0 0 4 4 4 8 6 8 4 2 40 2 2 6 6 6 10 8 10 6 4 60 环 时 节 讲课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六、教材和参考书:(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教材:中国纺织社出版,孙世圃主编的《服饰图案设计》(第四版)

教学参考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鸣主编的《服装图案设计》

七、考核方式:

(1)作业评价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的作业成果主要通过设计和制作模型来表现,在评价立体构成作业时,评价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① 概念清晰,表达准确;

② 形式美原则的体现与方法的运用; ③ 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构思是否巧妙; ④ 对材料性能的挖掘,能否创造性地利用材料; ⑤ 对构成技法的熟练运用; ⑥ 注重设计过程。 (2)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制。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及课后作业,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现场评分。

(3)成绩核定办法

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最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含10%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

八、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详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