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讲义第二十三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23:18: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前最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作为总的ANA筛选试验。IIF检测目前最常用Hep-2(人喉癌上皮细胞)细胞作为抗原。培养HEp2细胞作为抗原固定于载玻片上,与受检血清反应,形成IC,此时再加入FITC标记的抗人IgG,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 (二)常见的ANA荧光图形及临床意义

1.均质型(H) 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 与均质型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不溶性DNP抗体,以及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

高效价均质型主要见于SLE患者,低效价均质型可见于RA、慢性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

2.斑点型(S) 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色。主要为抗核糖体核蛋白颗粒抗体,如抗Sm、抗Ru1 RNP、抗SSB/La等抗体。

高效价的斑点型常见于MCTD,同时也见于SLE、硬皮病、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核膜型(M) 又称周边型,荧光着色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形成荧光环,或在均一的荧光背景上核周边荧光增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区出现荧光着色。相关抗体主要是抗dsDNA抗体。 高效价的周边型几乎仅见于SLE,特别是活动期SLE,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很少见周边型,因此周边型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

4.核仁型(N) 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主要是抗核仁特异的低分子量RNA抗体,抗RNA聚合酶-1抗体、抗U3 RNP抗体、抗PM-Scl抗体。

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尤其是高效价核仁型对诊断硬皮病具有一定特异性。

未经治疗的SLE或MCTD患者几乎95%以上都有抗核抗体,且效价较高,一般l:100以上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抗核抗体阴性对排除SLE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所以抗核抗体检测是SLE的最佳筛查试验。抗核抗体效价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活动性无关。抗核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也可出现,但效价较低。 抗核抗体的荧光图形分类对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三)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dsDNA抗体与细胞核的反应位点是位于DNA(外围区)脱氧核糖磷酸框架上。检测抗dsDNA抗体最特异和最敏感的方法是用马疫锥虫或绿蝇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抗dsDNA抗体在SLE诊断中特异性强而敏感性低。抗体效价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有相关性。 抗dsDNA抗体可形成多种冷沉淀而致血管炎,狼疮肾炎及典型的蝶形红斑均与该抗体有关。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可达95%~l00%,但其敏感性仅为30%~50%,因此抗dsDNA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四)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当SLE患者的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能力受损或降低,导致核小体在患者体内大量存积,多聚核小体与活化的单核细胞结合后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给CD4Th2细胞,Th2细胞增殖活化,激活B细胞产生抗核小体抗体(AnuA)。

AnuA特异性高,与SLE病情活动性相关,通常采用ELISA检测法。在系统性硬化(SSc)病中可低表达。

三、抗ENA抗体谱的检测与应用

ENA是可提取核抗原的总称,ENA抗原可用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从细胞核中被提取。ENA由小分子RNA与蛋白质组成,不含DNA。ENA抗原中主要包括Sm、RNP、SSA、SSB、Jo-1、Scl-70抗原。 (一)抗ENA抗体的检测

1.免疫印迹技术(IBT):属于膜载体酶免疫技术,其固相载体为吸附有抗原的硝酸纤维膜。不需纯化单个抗原,并可在同一载体上作多项抗原分析,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是目前各临床实验室广泛采用的检测抗ENA抗体谱的方法。 2.斑点酶免疫技术(dot-ELISA) 第 5 页 共 10 页

·

+

(二)抗ENA抗体的临床意义

1.抗Sm抗体 抗Sm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约30%~40%的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相对抗dsDNA抗体而言,抗Sm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治疗后的SLE患者也可存在抗Sm抗体阳性。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2.抗核RNP抗体 抗核RNP抗体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重要血清学依据,但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检出。

由于Sm和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故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RNP抗体阳性。

3.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 在干燥综合征(SS)中抗SSA/Ro抗体的敏感性较高,而抗SSB/La抗体的特异性较高。

4.抗Jo-1抗体 该抗体最常见于见于多发性肌炎(PM),故又称为PM-1抗体。对诊断PM具有特异性。 5.抗Scl-70抗体 几乎仅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中检出,故该抗体是PSS的特征抗体。

四、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

(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以人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

胞浆型(cANCA)针对的主要靶抗原是蛋白酶3(PR3)。核周型(pANCA)针对的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为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的主要成分。 PR3和抗MPO抗体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脱颗粒反应,使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活化,造成血管炎症。 1.ANCA的检测方法

(1)IIF检测法:用于总ANCA检测,以酒精或甲醛固定中性粒细胞于载玻片上作为抗原。 cANCA:在整个胞质呈现出弥散的细颗粒荧光,分叶核之间荧光增强。

pANCA:在乙醇固定底物片中呈现核周染色;在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底物片中仍呈现胞质着染的荧光图形。

(2)ELISA法:常用来进行特异性ANCA检测。用纯化的特异性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包被固相反应板,可检出抗特异性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2.ANCA的临床应用

ANCA被认为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ANCA检测是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诊断、疗效观察、病情活动和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最常见的疾病如韦格纳肉芽肿(WG)、原发性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IFSNGN)、新月型肾小球肾炎(NCGN)、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均可检出ANCA。WG的cANCA阳性率可高达90%,抗PR3抗体阳性是诊断WG的特异性指标。在坏死性或新月型肾小球肾炎患者,ANCA的阳性率可达80%,pANCA对应的特异性抗原主要为MPO。ANCA的检测可大大提高肾血管炎的早期诊断率。

(二)抗磷脂抗体(APLA) 抗磷脂抗体是针对一组含有磷脂结构抗原物质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LA)、抗磷脂酸抗体(APAA)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等。 APL抗体以IgG型最为常见,IgM型次之。 抗心磷脂抗体的特异性最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磷脂综合征的关系均较密切。 1.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 最常用ELISA法进行检测。 2.抗心磷脂抗体的临床应用 ACL抗体阳性或持续升高与患者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反复自发性流产及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抗磷脂综合征(APS)密切相关。

ACL抗体在SLE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很高,总阳性率可达70%~80%,IgG型可达50%~60%,IgM型可达40%~50%。

ACL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33%~49%,幼年型RA患者可达42%~59%,ACL抗体检测是了解疾

第 6 页 共 10 页

·

病进展及是否伴发APS的实验室指标。

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水平的IgG型ACL抗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信号,ACL抗体水平降低,病情好转;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CL抗体水平高于原发性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是脑出血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CL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和胎儿发育迟缓有一定相关性。

五、RA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一)类风湿因子(RF) 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RF主要为IgM,也有IgG和IgA,易与体内变性的IgG结合形成IC活化补体,或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致组织炎性损伤,可使患者发生骨关节炎及血管炎。 1.检测方法 (1)胶乳颗粒凝集实验:这是检测IgM型RF的常用方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

(2)速率散射比浊法:只能检测IgM型,准确、快速、准确、敏感,能定量,逐渐替代胶乳凝集法。 (3)ELISA法:可测定不同Ig类型的RF,以聚合的兔IgG作为抗原包被固相载体,与待测样品中RF结合,然后分别加入有酶标记的抗人IgG、IgA、IgM抗体,待反应后,加入酶作用底物显色。 2.临床应用

高效价RF阳性支持对早期RA的诊断,在RA患者,RF的效价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但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唯一标准。尽管在多种疾病中可有RF阳性,但效价均较低(<40IU/ml)。

RF阴性不能排除RA的诊断,因有部分RA患者可一直呈血清RF阴性,这类患者关节滑膜炎轻微,很少发展为关节外的类风湿性疾病。 (二)抗角蛋白抗体(AKA) AKA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1.AKA的检测 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大鼠食管中段黏膜组织切片作为反应基质。

2.AKA的临床应用 由于AKA的出现常可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AKA对于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KA是判断RA预后的一个标志性抗体,特别是高效价AKA的RA患者,常提示疾病较为严重。AKA的敏感性较低,AKA阴性不能排除RA的诊断,AKA与RF很少平行出现,AKA阳性者RF可为阴性,而RF阳性且高效价者,AKA亦可为阴性。

(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

近年的研究发现丝集蛋白中的稀有氨基酸-瓜氨酸是丝集蛋白主要的抗原表位,用合成的环瓜氨酸肽作为ELISA方法的抗原基质检测抗CCP抗体,其敏感性可达到80%,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一个高度特异性新指标。

1.抗CCP抗体的检测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ELISA法。半定量和定量检测。 2.抗CCP抗体的临床应用 抗CCP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对RA的特异性为96%,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一)抗平滑肌抗体(ASMA)

ASMA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抗体。在该疾病患者中ASMA的阳性检出率可达90%。高效价的ASMA(大于1:1000)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可达100%。

1.ASMA的检测 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以大鼠的胃、肾或肝组织或猴肝组织作为基质片,ASMA主要以平滑肌微丝中的肌动蛋白(actin)为靶抗原。

2.ASMA的临床应用 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SMA主要为IgG型。而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

第 7 页 共 10 页

·

疫性肝炎重叠时,常以IgG和IgM型ASMA同时出现。该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及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抗线粒体抗体(AMA)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以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线粒体抗体的M2型是协助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特异性自身抗体。

1.AMA的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采用HEp2细胞作为基质,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者在细胞质内可见到较粗的颗粒型荧光。采用免疫斑点法检测AMA-M2型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2.AMA的临床应:抗线粒体抗体的M2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七、桥本甲状腺炎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患者常可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阳性,但这些抗体不是造成桥本甲状腺炎的直接原因。

八、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一)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

1.抗AChR抗体的检测 常用ELISA法进行检测。对于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抗AChR抗体效价与临床病情轻重无相关性。 2.抗StrAb的检测 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灵长类动物骨骼肌冷冻切片作为反应基质。 (二)抗骨骼肌抗体(StrAb)

StrAb常见于年龄大于60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55%)及成年后发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0%),较少见于小于20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般原则

通常以抗核抗体作为筛查试验,因为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核抗体均可呈阳性,而其他针对特异性靶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应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性检测,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实验室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确认

对于自身抗体检测,应首选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当需对自身抗体进行进一步的抗原特异性区分时,则可选择ELISA法、Western印迹法或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双扩散法。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

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因有多种自身抗原的存在,自身抗体的种类也可有交叉重叠现象。

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往往高于正常值。其中IgG升高较明显。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波动,与疾病的活动与稳定呈一定的相关性。 (二)补体检测的意义

在以Ⅱ、Ⅲ型超敏反应机制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补体在疾病活跃期被消耗,检测其总补体活性(CH50)及单一补体含量均可呈明显降低。当疾病处于缓解期,补体含量又可逐渐恢复正常。检测补体含量的变化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由致敏T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损伤疾病,补体不参与发病,故这类患者血清补体含量无明显变化。

第 8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