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1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时分期撤除覆盖物。凡影响光照和不利于幼苗生长的覆盖物都要分次撤除。

在播种后覆土较厚的苗床,或水分条件较好,管理较精细的苗圃,播种后可不需覆盖,以减少育苗费用。

(二)灌溉

播种后如遇干旱季节或出苗时间较长,苗床会失水干燥,因此在管理中要适时适宜地补充水分。灌溉的时间、次数主要应根据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树种以及覆土厚度而决定。垄播灌溉,水量不要过大,水流不能过急,并注意水面不能漫过垄背,使垄背土壤既能吸水又不板结。苗床播种,特别是播小粒种,最好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后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溉;以避免降低土温并造成土壤板结;如需灌溉,也应采用喷灌,以防止种子被冲走和出现淤积。

(三)松土和除草

秋冬播种地的土壤常变得板结坚实,在早春应进行一次松土,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解除幼苗出土时的机械阻碍,并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使种子早萌发。但松土不能过深,以免伤及幼苗。当灌溉造成床面土壤板结时,亦应及时进行松土。一般除草可与松土结合进行。

(四)其它管理工作

播种覆土时,有时会覆土厚薄不均,使幼苗出土困难,故

46

应在幼苗开始出土时,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尚无出苗之处,可将过厚的覆土扒除,助幼苗出土。以免幼芽久在土内不出,腐烂死亡。

对一些种粒较大、又属于子叶出土类型的树种,在幼苗出土时,可人工将胚茎和种壳轻轻挖露土面,以助其生长。

在沙地育苗播种,常遇风蚀、沙打等灾害。播种地四周及中部要设防风障,以防风蚀覆土或沙打幼苗。到季风停止时,苗木已增强抵抗力,可分期分段撤除防风障。

此外,针叶树种幼芽带种皮出土时,常被鸟类啄食至使幼苗死亡,要加强防护与看守。

四、苗期管理 (一)间苗和补苗

1.间苗 间苗又叫疏苗,即将部分苗木除掉。苗木过密会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每株苗木的营养面积过小,使苗木生长过弱,降低苗木质量。苗木过密的圃地,还易招引病虫害。通过间苗,使苗木密度趋于合理,生长良好,以提高苗木质量。

间苗的时间:因树种、地区不同而异。主要根据幼苗的生长速度、幼苗的密度等决定。阔叶树种第一次间苗的时间,可掌握在幼苗期的前期当幼苗展开3~4片(对)真叶、互相遮荫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第一次后20天左右进行。针叶树种

47

幼苗适于较密集的环境,间苗时间比阔叶树种晚。对生长快的树种如落叶松、杉木、柳杉等,可在幼苗期进行间苗,在幼苗期的末期或速生初期进行定苗。生长慢的树种可在速生期初期进行间苗。

2.补苗 补苗工作是补救缺苗断垄的一项措施。当种子发芽出土不齐,或遇到严重的病虫害,造成缺株断垄,影响产苗数量的完成时,可用补苗来弥补。补苗时间宜早不宜迟,以减少大量伤根,早补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后期生长与原生苗无显著差异。

补苗时由于幼苗主根不长,同时尚未长出侧根,故可以带土或不带土,在补苗前将苗床灌足水,然后用小铲或手将密集的幼苗轻轻掘出,立即栽于缺苗处。如幼苗较大,主根较长,补苗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避过高温强日照时段,以提高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补苗后进行2~3天的遮荫,可提高苗木成活率。

(二)截根

截根主要是截断苗木的主根。截根的作用在于除去主根的顶端优势,控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和须根生长,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同时,由于截根,暂时抑制了茎、叶生长,使光合作用产物对根的供应增加,使根茎比加大,利于苗木后期生长。通过截根还可以减少起苗时根系的损伤,提高苗木移植的

48

成活率。

苗木截根抚育主要适用于主根发达、侧根较少的树种。截根的时期,应在苗木速生期到来之前进行,使苗木在截根后有较长的生长期,以利侧根发展,截根过晚不利于苗木生长。

截根的时间,宜选择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以后或春季苗木萌动以前。并根据树种确定截根的深度,一般为10~15cm。截根可采用截根刀,从苗床表面下截断主根;也可用铁锹在苗木旁向土中斜切,以断主根。截根后应立即灌水,并增施磷、钾肥,促使苗木增长新根。

(三)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包含灌溉和排水两方面。在苗木抚育管理中,灌溉和排水同等重要,特别是在重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低洼地、盐碱地等,搞好灌溉和排水配套工程尤为重要。

1.灌溉 土壤水分在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与土壤水分有关,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营养,必须先溶于水,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水。同时水分对根系生长影响也很大,水分不足则苗根生长细长,水分适宜则吸收根多。因此,水分是培育优质苗,高产苗的主要条件之一。

(1)合理灌溉及灌溉量 适宜的水分供应是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苗木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而水分过多则会造

49

成土壤通气不良,使苗木出现烂根,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灌溉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实行合理灌溉,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墒情和树种来决定什么时候灌溉,灌溉的次数,每次的灌溉量等,精确地选定最佳灌溉期和灌溉量,做到以最少的灌水量,较低的成本,达到最优的效果。

干旱地区或干旱的季节,要及时进行灌溉,特别是小粒种子的树苗由于其覆土较浅,更要注意水分的及时补给。土壤保水性较差的砂土或砂壤土以及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灌溉次数和灌溉量要适当增加;而粘土、低洼地等应适当控制灌溉次数。圃地土壤含水量是决定是否灌溉的重要依据,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湿度一般为15%~20%。树种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同一树种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也不同,一般在出苗期和幼苗期需水量不多但较敏感,因此灌溉要多次少量进行。而在速生期,苗木茎叶急剧生长,蒸腾量大,对水的需求量也大,要加大灌溉量。对生长后期的苗木,要减少灌水量,控制水分,防止苗木徒长,促进硬化。

确定每次灌溉量的原则是:保证苗木根系的分布层处于湿润状态,即灌水的深度应达到苗木根系的主要分布层。因此,要熟悉、掌握所育苗木苗期不同时期的根系生长、分布特点。

(2)灌溉方法 育苗期主要的灌溉方法有:

①侧方灌溉 一般用于高床或高垄。水从侧面渗入床内或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