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课程总结及教学建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5 19:1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创业案例》课程作业 XXXX专业 XXXX 学号:

081261005 我的收获 选择《创业案例》课程源于心中一直深埋着创业的种子,虽然已是要向母校挥手告别迈入职场的大四学生,但是七次精彩的课程让我无悔于在鼓楼与仙林之间的七次穿梭(我错过了第一讲)。无论七个创业人士讲课方法如何,他们所与分享的创业故事与创业经验都让我倍感珍惜: 逯利军:大学生创业,你准备好了吗?——谈谈创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赛特斯网络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大产业教授逯利军清华计算机毕业,在北大读研,并在北大当了一年教师,95年去美国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后来拿到绿卡,然后出来创业,2007年他的公司在美国成立,后来由于经济危机在08年搬至南京。课堂上主要与我们分享了他对创业的理解,以及他多年来总结的创业经验,很多东西对于我们都有很多实际的指导价值: 他认为创业者应具备激情(原始的冲动,拒绝平凡,选择不一样)、责任心(对自己,对集体)、执行力(能够在复杂项目或产品中完成指定目标的操作)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创业的优缺点,如社会环境好(国家鼓励)、有激情,但无经验,容易准备不足盲目乐观等,针对此种现象,他与我们分享了学校里的第十名现象:从事创业的人都不是学习最好的,往往都在十名左右,而且都热衷于各种课外活动。以及美国与中国的教育方式的差异:play and learn;learn then play;(中国教育对创新的抹杀)。据此他建议我们真要创业的话,不挂科就行,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口才、胆量等等。此外还可以曲线创业:毕业后先找一份工作,然后寻找机会,这样避免盲目;而且后来很多人创业都和其工作所在领域相关,

如李彦宏的创业,他原来是在google工作过的,后来又到北大的天网搜索,看到了市场需求,迅速抓住了机会。最后他提醒我们在将来的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之间再好也不能有糊涂账,要有书面材料; 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尽量用足相关政策(如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等); 培养和人打交道的综合素质; 在美国创业的文化差异障碍; 风险评估很重要; 创业的最大困难:融资,先易后难; 整个团队的和谐很重要(对核心成员配置股权;思想工作,企业文化)。 并建议我们要学有所用,理工科可以考虑技术创新(如google),文科则可以从理论上创新,如创新市场模式(如facebook)等。

史方:科技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 镇江隆智半导体

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史方教授的讲课技巧最好,课堂上他坐在课桌上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在对话式的氛围中我们一起探讨了创业的内涵、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要点,并分析了腾讯、苹果、淘宝、麦当劳等企业的成功之道,内容充实而紧凑。

涂志云:金融创业新模式——以“我爱卡”网站/公司为例“我爱卡”网站/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涂志云博士的演讲充满激

情,一直都记着他告诉我们的金融大秘密: 金融金融机构类型 产品 个人银行 消费汽车担保|小额P2P贷信贷产品 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 信托公司 贷款公司 款公司 1 1 1 1 小微企业经营贷款 1 房屋 2

购买贷款 1 1 1 汽车购买贷款 1 1 1 1 1 个人消费贷款 1

信用卡 以及他的经典语录:以后不要卖汽车,而要卖汽车贷款。他为我们介绍了消费金融的网络创新模式,并与我们分享他所创立的公司“我爱卡”的公司愿景:中国最领先个人与小微企业贷款;垂直门户与网络金融超市。他在黑板上还写下了他曾就读的斯坦福商学院的院训:change lives, change organizations, change world.这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恰好暗合,并在最后指出了我们共同的一个毛病:我们的潜力被我们自己所催眠,以鼓励我们能发挥潜力,勇敢创新。 李云初:大学生创业

之我见 苏州云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立者李云初先生在课

堂上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以及其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创业过程中的心得与思考: 1)有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吗?(人是可以被训练的) 2)从雇员变为创业者。雇员要的是安慰,创业者追求的是自由。 3)生意的三个部分:找到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机会,找到钱;这三件事很少能同时完成,创业者要做的是当一项任务完成时,先紧紧抓住它,赶紧把另外两项补齐。 4)创业团队的组件既要考虑专业分工,又要讲究气质搭配。创业成功需要的几个特质:赌徒、疯子、傻瓜。要有赌徒的心态,放手一搏;要像疯子一样投入,不断坚持;要像傻瓜一样付出,不计回报。 5)要想吸引优秀的伙伴,你首先必须是个优秀的人 6)领域的选择。创业夹缝中求生存(国企做不了,外企不愿做,民企没能力做,而国家又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