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少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0 9:17: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儒林外史》杜少卿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1100112224 何娜 “但一个人要写他最心爱的对象,不论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你怕描坏了它,你怕说过分了恼了它,你怕说太谨慎了辜负了它??”——这是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文字。上一篇写虞夫人、庄夫人,尤其多用了点笔墨写杜夫人,因之受到触发,忽然想写一写之前一直回避着不敢去碰的杜少卿。一有这个念头,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徐志摩的这段文字——也许,先前的“不敢”,就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吧。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不少文人墨客认为,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体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作者理想的人物是既有传统儒家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风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华互补的人生境界。

杜少卿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所以宁可不出去好”。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 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这就背离了科举世家为他规定的人生道路。

这位娄焕文曾是杜家的门客,相当自律。杜少卿对别人如此介绍娄太爷:自我家老爷子到外地赴任之后,家里的田地房产账目,全都交付娄老伯。所有银钱出入,俱是娄老伯做主,先君从不过问。娄老伯除每年薪资四十两,其余绝不多沾一文。替杜家到乡下收租时,佃户如果备两个菜与老伯吃,老人家一定退去一个,只吃一个。他的儿孙来看他,只许住两天就打发回去,盘缠之外,不多给一文钱。但娄老伯并不抠门,遇到我家贫困的亲戚朋友,娄老伯便极力相助。先君知道也不问。有人欠先君银钱的,娄老伯见他还不起,就把借券烧掉了。其实这是替杜家积德。到如今,他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围观的朋友叹道,真可谓古之君子了。

杜少卿其实并非一个标准的贤人。在儒林外史的人物研究上,杜少卿是一个集贤、奇为一体的形象,在他身上既有庄绍光等人的政治热情,又有市井四大奇人的“特例独行”。通过前人对《儒林外史》人物原型的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杜少卿正是吴敬梓本人的化身。因此,这个人物必然地融入了作者本人最大的心血。有论者认为“杜少卿的全部生活旨趣就在于自我的完善,自我的超越”。在杜少卿的身上,闪耀着与专制社会末世一派灰暗相悖的光辉。杜少卿的形象最初在小说中是通过其表兄杜慎卿来展现的,而这一个间接描绘,已经体现了杜少卿很鲜明的人格特点。杜慎卿说“我这兄弟有个毛病,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他又有个毛病,不喜欢人在他跟前说人做官,说人有钱??”通过杜慎卿的描述,就鲜明地体现了少卿“孝”和他强烈的人格意识。

“孝”,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等概念。无论是耕田的农民、达官显贵乃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都不能逾越这一基本道德。杜少卿在明清末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批判和突破精神的儒士,但对于这个符合人性基本道德的传统精神,少卿仍然是非常看重的。当鲍廷玺上门拜见时,他本不欲相见,但听说

“是先太老爷抬举过的”,便请他进门。杜少卿认为鲍廷玺“一个梨园中的人,却有思念父亲、孝敬母亲,这就可敬的很了”,因此送他一百两银子去组戏班。我们可以从这些片段生动地感受到少卿对“孝”的重视。但是,少卿的“孝”并不是“愚孝”,他的孝道注重的真实的关爱,而不是虚假的形式表演。对于那些以迁坟为孝道的人,杜少卿认为是大逆不道,并提出“这事朝廷该立一个法子。但凡人家要迁葬,叫他到有司衙门递個呈纸,风水具了甘结:棺材上有几尺水、几斗几升蚁。等开了,说得不错就罢了;如说有水有蚁,挖开了不是,即于挖的时候,带一个刽子手,一刀把这奴才的狗头斫下来。那要迁坟的,就依子孙谋杀祖父的律,立刻凌迟处死。”

从杜少卿对孝道的遵守和突破来看,我们就可以窥见少卿具有一种强烈的个性意识。首先在少卿身上有强烈的魏晋文士的自我特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士大多为了追求功名都在专制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的双重压制下丧失了文人的主体性,而杜少卿偏偏漠视官僚、淡看举业,王知县邀请他,他推而不就;李巡抚要举荐他入京做官,他效仿司马懿赚曹爽装病难行。他虽然力持孝道,却不看重祖上留下的财产,为了资助别人使得祖上的财产耗尽,被世俗斥为“杜家的第一个败类”,让读书人“不可学天长杜仪”。

杜少卿乐善好施,对人要求很低,只要那人不是拿着他的银钱去做坏事,他都肯相助。三百两替臧荼补廪,一百二十两替张俊民的儿子捐修学宫求入籍,以及后来在南京替编作文选赔本的诸葛天申、萧金炫等人还债的钱,都是这么用掉的。这一点多有人不以为然——包括娄老伯,责备他“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然而这也正是杜少卿不同常人之处。虞博士两次周济不知感恩的管家,武正字很是气不过,杜少卿却能理解:“这些做奴才的有甚么良心!但老人家两次赏他银子,并不是有心要人说好,所以难得。”杜少卿自己做事也是这样,他对别人要求很低,而对自己要求却很高,不以助人为施恩,不要人家记他的好。

少卿对于女性也有着与当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少卿不但因有着高尚的审美情操而反对,并更深一步反对当时社会环境中纳妾成风的行为。对于敢于反抗有钱有势的宋盐商而拒不做妾的沈琼枝赞叹有加,并积极帮助她取得自由。他不仅对妻子的爱护与敬重;推己及人,杜少卿主张的是一种全社会广泛的平等:人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也人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机会。所以迟衡山先生听了叹息:“宰相若肯如此用心,天下可立致太平!”

杜少卿如此洒脱之人,最后的结局却是倾家荡产。杜少卿慷慨解囊、施人银两,“都苕倾”的动机大多败于别人的下跪、磕头、作揖、请吃和心软之上。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卖掉第一块田地的变价收入一千二百多两银子中,就有八笔支出,其中六笔豪举,两笔小费。当杜少卿把家财变卖得一干二净,已穷途末路之时,开始了负债生活的穷日子、苦日子,确还要硬着头皮去许空头愿。最后,杜少卿的整个生活以第四十八回“杜少卿寻他(虞博士)去了”而告终。

从现实出发,理智地去想,杜少卿或有许多“不智”之处,然而我是杜少卿铁杆粉丝,粉丝的特权是可以不必理智地想问题,所以在我心目中,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上品中的上品人物,是极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