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8 5:0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它研究个体、群体和架构对组织中行为的影响,其目的是利用这门知识来提高组织的效能。 2.循证管理:是对系统性研究的补充,指的是在现有最佳的科学证据的支持下做出管理决策。
第二章组织多元化
1.多元化: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劳动力多元化,这个概念指的是,在性别、年龄、人种、种族、性取向以及其他方面,组织构成越来越呈现异质性的特点。主要关注在一个特定国家内部人和人之间的区别。
2.多元化的分层:表层多元化、深层多元化 3.多元化管理:28页
(1)多元化管理界定:多元化敏感性、氛围和工作方式;多元化管理可以令每一个人都充分和敏感地意识到他人的需求以及人们之间的差异。
(2)策略:①招募、开发与留住多元化员工②强调多元化群体中的高相似性③实施有效的多元化项目:平等对待;利用多元化;培养开发技能
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1.态度:个体对待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2.态度的三种成分:(1)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2)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3)行为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3.态度的类型:
(1)工作满意度: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总体态度,是员工对所得报酬与应得报酬差距的感知。
(2)工作参与度:个体对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绩效水平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3)组织承诺: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4.员工表达不满的方式:
退出:离开组织的行为。包括寻找一个新的职位或者辞职。
建议:采取积极性和建设性的态度试图改善目前的环境。包括改进的建议,与上级讨论所面临的问题和某些形式的工会活动。
忠诚:消极地但是乐观地期待环境的改善。包括面临外部批评时为组织说话,相信组织及其管理层会做出正确的事。
怠工:消极地听任事态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包括长期缺勤和迟到,降低努力程度,增加错误率。
第五章人格与价值观
一、人格[个性]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被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可测量的人格特质。 二、人格特质
1.“大五”模型 [p63]
研究发现得到广泛证据支持的5种人格特征,构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基础。 外倾性:衡量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如度 随和性:尊重和顺从他人的倾向
责任心:对待工作、对待事物的态度,衡量可靠性的尺度 情绪稳定性:衡量人承受压力的能力
经验的开放性:人对新奇事物兴趣、好奇心的大小 2.大五因素的验证:
责任感可预测所有人的工作绩效
外倾性可以预测管理及销售人员工作绩效 经验开放性可以预测培训效果
随和性在经理和警察样本中表现出效度 三、约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
答: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 六、个体-组织的匹配 1. 能力-工作匹配 2. 人格-工作匹配
3. 价值观-组织文化匹配
第六章知觉与个体决策
一、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或者说,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二、知觉的偏差
答:晕轮效应、选择性知觉、对比效应、定型效应、选择效应、期望效应、首因效应 三、决策中常见的偏差
答:自信过度性偏差、定位性偏差、确认性偏差、易得性偏差、承诺升级、随机性偏差、风险厌恶、后视偏差
四、知觉与个体决策的关系
答:决策受知觉的影响。对“存在问题”和“需要决策”的认识是知觉问题;决策需要对信息进行解释、评估,需要评定备选方案的优劣,这都会受决策者知觉的影响。 五、创造力的三要素模型
答:个体的创造力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创造性思维技能和内在任务动机三要素,任何一项要素的水平越高,则个体的创造性也越高。 六、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比较(优缺点)
1.群体决策的优点:(1)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2)有更多选择方案;(3)被广泛接受。群体决策能使执行者对决策产生认同感和执行的责任感;(4)培养民主作风和主人翁精神。
2.群体决策缺点:(1)决策过程所用时间长,费用比较大;(2)存在从众压力,可能产生有害妥协;(3)有时会被少数人控制局面;(4)责任不明。
第七章激励理论
一、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 (一)激励
(1)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就是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激励的实质是强化人的动机,改善人的行为,使之朝着达到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
(3)激励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 激励的意义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威廉·詹姆斯的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 3.激励理论的基本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由于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所以这种理论主要研究人的需要。
(2)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3)调整型激励理论:也称为行为改造型,着重对调整和转化人的行为进行研究。
(二)自我决定和认知评价理论 1.自我决定理论 自主自控可增强动机,如果外部奖励被认为是强制的,将会破坏员工的动机。
自我一致性:追求目标的理由与自己的兴趣及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程度。
自我一致性高的员工,满意度高,工作表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