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6:2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曲颈瓶实验巴斯德否认了自然发生学说
2.微生物发展的五个时期:史前期(朦胧阶段) ;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列文虎克---微生物的先驱者;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显微镜的发现),科赫--细菌学奠基人: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布赫纳---生物化学奠基人: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3.巴斯德的成果: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②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③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苗④苗制备方法⑤发明巴氏消毒法
4.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扎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5.细菌的三个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微荚膜,荚膜),芽孢
7.细菌的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8.肽豪糖由肽和聚糖,肽聚糖单体构成,①、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②、双糖单位; 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B-1,4精苷键连接,溶菌酶水解此键。③、肽桥:甘氨酸五肽,肽桥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9.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有成分, (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是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10.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成分:脂多糖LPS (类 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 的吸附受体;核心多糖: 0-特异侧链) ;磷脂和若干外膜蛋 11.假肽聚糖的B-1,3-糖苷键被水解。
12.缺壁细胞:实验室中形成:自发缺壁突变: L型细菌
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部分去除(球状体)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1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程序 染液 G+ G- 初染 结晶紫 紫色 紫色 媒染 碘液 蓝紫色 蓝紫色 脱色 乙醇95% 蓝紫色 无色 水洗 H20 蓝紫色 无色
14. PHB:聚羟基丁酸酯,细胞内含物之一,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及降低细胞内 渗透压作用。
15.鞭毛分为L环,P环,S-M环,C环。 16.何谓“拴菌”试验?他的创新思维在何处?
答:“拴菌”试验: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固的“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结果发现,该菌只能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未做伸缩“挥动”,因而肯定了“旋转论”的正确性 17.菌毛:多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中,参与菌体附着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上,吸附功能。
18.性菌毛:参与细菌结合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19.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最强的休眠结构而非繁殖结构。芽孢耐热的分子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20.伴孢晶体: δ内毒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 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制成生物农药(Bt细菌杀毒剂)
21.菌落: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 -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22.菌落形态:湿润,光滑,较光滑,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委的颜色一致。
23.放线菌:一类有分枝状的菌丝体和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丝状原核细菌。放线菌的形态: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24.蓝细菌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25.休眠体的物种:孢囊,芽孢,静息孢子。
26.蓝细菌是产氧型非循环微生物,光合作用的部位称为类囊体,能固定CO2的羧酶体,固氮为蓝细菌肽。
27.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细胞膜含有甾醇等物质。
28.衣原体的繁殖方式:原体(elementary. body, EB):宿主细胞外的形态具有感染力,它是一种不能运动的球状细胞,直径小于0.40.4u umm,,有坚韧的 细菌型细胞壁。始体,又称网状体(reticulate body, RB) 这是一种薄壁的球状细胞,形体较大,无感染力的个体。29.真核生物包括酵母和霉菌。
30.酵母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甘露聚糖和葡聚糖为主,低等真菌以纤维素为主,高等真菌以几丁质为主。去壁由蜗生消化酶水解,原核微生物由溶菌酸水解。 31.真核微生物的鞭毛以“9+2”为主,9个微管二联体和- -对中央鞘相互平行的微管构成。
32.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沉降系数一般为80S,原核生物为70S。
33.酵母菌细胞壁的“三明治状”: 外层----内层:甘露聚糖、葡聚糖,中间蛋白质层:包括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酸等。细胞核中含有2u m质粒。 34.假菌丝:是酵母菌通过出芽生殖,长大后的子细胞和母细胞不分离,产生藕节状的细胞串
35.酵母菌的生活史:单倍体和二倍体共存:酿酒酵母;单倍体(N)时间长,2倍体不能生存:八孢裂殖酵母;营养体以2N体形式存在:路德类酵母
36.菌丝的分化:延伸区,硬化区,次生壁形成区,成熟区,隔膜区。
37.根霉的菌丝无隔膜、有分枝和假根,营养菌丝体上产生匍匐枝,匍匐枝的节间形成特有的假根,从假根处向上从生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囊孢子。
38.曲霉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属多细胞,菌丝有隔膜。营养菌丝大多匍匐生长,没有假根。
39.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 40.蕈菌分为:担孢子,锁状联合。
4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大小用NM.真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
42.病毒的三种形态:①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毒;②二十四面体对称----腺病毒;③复合对称----T偶数噬菌体。 (三个部分:头部,颈部,尾部) (尾部分为:尼鞘,尾管,基板,刺突,尾丝)
43.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病斑称空斑;由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在形成的叫枯斑:在噬菌体上形成的叫噬菌斑。44.病毒的后缀一般为-virus
45.噬菌体繁殖分为吸附,侵入,增值,成熟,裂解。
46.烈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通过裂解细菌细胞而释放出来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作裂解性周期或增殖性周期(一步生长曲线)
47. 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于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也可引起细胞立即裂解,但并未进行噬菌体的增殖的现象。 48.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测定效价的方法为双平板法。
49.一步生长曲线的时期:潜伏期(隐晦期,胞内累积期),裂解期,平稳期50.温和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自身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随宿主细胞核基因组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并不引起细菌裂解。温和噬菌体的存在的三种形态: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
51.溶源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迅速裂解的宿主细胞。
52.溶源菌的检验:(I)将少量待测菌与大量敏感性指示菌(溶源菌裂解后释放出的温和噬菌体可使之发生裂解性周期者)混合,涂布于琼脂平板上。 (2)培养一段时间后,溶源菌可长出菌落。 (3)由于溶源菌在生长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发生自发裂解,产生的噬菌体可侵染溶源菌周围敏感性指示菌菌苔,这样会产生一个个中央为溶源菌小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特殊噬菌斑 53.类病毒;由单链共价闭合环状RNA分子组成,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54.拟病毒:是一类包裹于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55.朊病毒: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能引起宿主内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使宿主致病。
56.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57.碳源物质:蛋白质,核酸,淀粉,葡萄糖等,CO2,Na2C03,CaC03. 氮源:含N物质;生长因子缺失一般是自养型:例如:牛肉膏做碳源,蛋白的氮源, nacl为无机盐,生长因子是天然成分。
58.无机盐中的大量元素是指生长浓度在10^-3' 10 -4mol/L范围内:微量元素是生长浓度在10^-6^ 10 -8mol/L范围内。
59.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蓝细菌,紫硫细菌,藻类,绿硫细菌);光能有机营养性 (红螺菌科细菌) ;化能无机营养型 (含无机物质的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