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6:46: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冯波 马焕焕 王丽芹 赵磊 潘琳 董静 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从而为RA合并A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RA合并AS的22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25例RA和25例AS病人进行比较。结果RA合并AS病人占RA的1.76%,占AS的3.74%,占两者总数的1.20%。RA合并AS病人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全身对称性外周及中轴关节炎。RA合并AS组病人血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其他两组(F=6.826、10.756,P2=4.060,P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脊柱炎,强直性;疾病特征

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两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两者的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血清学标志物均有不同的特点,两病同时共存于同一病人比较少见。自1976年FALLET等首次报道RA合并AS病例后,陆续有相关零散病例的报道。截至2016年,国外共有不足50例的病例报道,国内自1989年至今已有110例个案报道。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两者并发的病例并不少见,推测可能因临床医师的重视不足,导致漏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较多。为了更好地认识该病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并指导其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7年来所有住院诊治的22例RA合并AS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应用联众计算机检索系统选取2010年1月一2016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RA合并AS的住院病人22例(A组),检索同期住院诊断为RA或者AS的所有病人,并从中随机抽取RA及AS病人各25例作为B组和C组。RA诊断采用1987年ARA分类标准,AS诊断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查阅病历,收集3组病人下列内容:临床特点以及有无关节外表现(包括干燥症、虹睫炎、感染、肺部受累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ANA抗体、HLA-B27抗体;应用生物制剂的例数,生物制剂包括临床常用的5种单抗。 1.2.2影像学评价

由一名风湿免疫科专家和一名影像学医师联合对3组病人住院时影像学资料进行复习和评价。A组、B组对比双手、双腕关节X线分级表现,A组、C组对比骶髂关节X线或CT分级表现,3组均观察双肺CT表现及特征。RA双手影像学分级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的X线分级标准;AS骶髂关节影像学分级采用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中的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标准和LEE等制定的骶髂关节炎螺旋CT分级标准。 1.2.3病情随访及评估

采用DAS28评分、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及Bath 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对3组病人进行住院时病情评估,并于治疗半年后进行随访评估。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7年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RA病人共1247例,AS病人共588例,其中診断为RA合并AS病人22例,占RA总数的1.76%,占AS总数的3.74%,占两者总数的1.20%。A组和B组病人平均年龄高于C组(F=10.836,P2=13.378,P0.05)。A组病人ESR、CRP水平高于其他两组(F=6.826、10.756,P2=10.017,P2=4.060,P0.05)。见表1。C组病人应用生物制剂最多,占82.6%(19/23);A组次之,占65.0%(13/20);B组应用最少,占23.8%(5/2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7,P 2.2影像学特点

A组与B组手关节及腕关节X线分级比较,A组与C组骶髂关节X线及CT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病情随访

A、B、C组分别有2、4、2例病人失访。初诊时A组与B组DAS28评分及S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ASDAI显著高于C组(t=2.928,P 3讨论

RA和AS均为多因素致病,两者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在细胞水平上均多以活化CD4+T细胞为主,均有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导致的免疫损害。因此,在易感基因的背景下,两者合并发病成为可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近7年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RA合并AS的住院病人22例,占住院RA总数的1.76%,占AS总数的3.74%,占两者总数的1.20%。以上数据表明RA合并AS病例并非极为少见,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比例。分析原因可能为有些AS病人中轴关节受累的表现并不突出,易造成漏诊,对于这部分病人如果合并外周关节炎,建议进行RF、抗CCP抗体及外周关节影像学检查。另外,临床上对肯定的RA病人往往很少进行HLA-B27抗体检测和骶髂关节X线检查,这部分RA病人如果出现腰骶部疼痛或髋关节炎表现,建议进行HLA-B27检测、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以提高RA合并AS的诊断率。

国内有研究表明,RA与AS重叠综合征好发于青年男性,多以AS相关表现起病,且多为出现首发症状十余年后确诊二者重叠。本研究中RA合并AS病人以中年女性多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计数相对增高,大多存在轻度贫血,反映疾病炎性活动程度的ESR和CRP也高于其他两组病人。RA合并AS病人HLA-B27抗体阳性率为57.1%,明显低于单纯AS病人,RF及抗CCP抗体滴度与单纯RA病人差异不大。RA合并AS病人ANA抗体阳性率与单纯RA病人相近,但高于单纯AS病人,这可能是由于RA病人本身就可以出现低滴度的ANA抗体。

本研究中,RA合并AS病人X线检查示AS和RA的典型改变并存。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与AS病人类似,绝大多数病人双侧骶骼关节病变为对称性,极个别病人两侧病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