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3:48: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昌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周露曼 专业 从性格角度分析比较孙少安与孙少平的形象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悲壮情怀和献身精神创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强烈、持久影响的作品。他的作品以深邃的目光解析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剖析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他的作品中,以普通农民、工人、知识青年、基层干部为主角,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特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普通人物身份的认同感,将他们塑造成了英雄,使他的作品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他的作品曾两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一获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其作品水平已然获得文坛的肯定。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路遥的作品却很少得到评论界的关注。究起原因,主要是在80年代中期起(恰好是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之初),一个所谓“文学精英集团”崛起并统治评论界,这个集团的基本核心是“语言学”转型之后的西方理论为主要资源的批评家和研究者,他们提倡“回归文学”本身,宣称只遵守文学自身原则(所谓“自身原则”实际是西方文学为参照物)。而近乎以“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来的路遥作品其自然不入他们的法眼。 而路遥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道:“按当时的文学形式,这部书的发表和出版是很成问题的。首先当然是因为这部书基本用所谓‘传统’的手法表现,和当时大的文学潮流背逆??”于是他坚定地“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 基于对路遥小说的喜爱以及对他本人的尊重,我决定以他的作品为素材撰写毕业论文。在路遥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是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丰富的人生内涵的人物形象。这是他的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拟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氏兄弟的性格差异为对象,对路遥的作品作初步分析研究。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平凡的世界》在我国文坛上占有极高地位,被认为是“ 现实主义的收获 ” ,是一幅“ 诗与史的恢宏画卷 ”。自其获奖以来,其研究成果虽褒贬不一却格外异彩纷呈,。然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完全认同“普通读者在人生观、 社会观上与《平凡的世界》 的主人公或者说与作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形成了思想感情的内在契合,并且这种深度契合有相当的稳定性”的观点,对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格外关注。本综述立足于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今后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仔细分析我国近年来对《平凡的世界》中出现的人物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对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形象的研究,对其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农民形象的研究。最早对这些形象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章是于1994年发表在《湖州师专学报》第二期上,许云生的《平凡的世界—的人物造型》。文章中对于孙少平的形象定义为知识农民。“他生长在这块黄土地上 ,具有传统的品质和美德”,但是他“对于双水村 、原西城以外的世界充满了了解探求的渴望”,他是“新旧交替更迭的时代所孕育出的新人 ,一个既有传统因袭 ,又有现代色彩,既有农民的纯朴品质 ,又有矿工的赤胆献身精神的时代青年。”对于孙少安,则认为他身上更多的是“大地之子的性格”,他“敦厚博爱,仁义待人,生命永远与土地相连接 ,还没染上市侩的铜臭气 ”,是“传统农民最希望看到的那种青年”。 王霞在1998年第2期《安康师专学报(综合版)》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文章说,“孙少平是‘立体交叉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最具特色的人物”,“少平是历史变革时期苦苦抗争的普通农民的代表”。 当然,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当代学者也不全是持肯定态度。2000年,陈占彪在《甘肃社会科学》的第4期上发表论文:《个人奋斗者:独特的群像侧影 — — —路遥小说研究(系列论文之三)》。文章将孙少平定义为个人奋斗者的同时,提出了尖锐的质问:“孙少平不断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呢 ? 仅仅来到煤矿上就算改变了生活方式 ,就算体验了人生况味 ,就算了解了生存真像吗 ?”他认为,“作家有意无意、 企图越超自己的文学切入点 ,反而使该篇小说的个人奋斗者形象失去了更多的悲剧激情。” 李永建在《<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缺憾与路遥的巨著情结》一文中指出,“孙少平与其说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发现, 倒不如说是作者对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美好品格的渴望和呼唤,他是一个被高度提纯、过滤和净化了的人物。纯净透明、玲珑剔透固然可爱,但却失去了现实人生的那种原生态的美。” 对于《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学界观点不尽相同。学者们对于人物形象是否达到了艺术真实的探求众说纷纭,对于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与影响方面的探究与时俱进。然而无论对于人物形象是持肯定还是持质疑的态度,这些研究对于文本价值的深掘以及学者本身对于人物形象的构建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当下关于这些文学形象的讨论还多是流于个人经验对人物形象的阐述,笔者认为,在肯定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艰辛上,当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存在质疑时,可以多作些假设性思考,以支撑形象对于整个文本的主导地位。 3.主要研究内容 (一)孙少安与孙少平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状况 (二)孙少安与孙少平面对家庭负担等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时,所显露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 (三)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孙少安与田晓霞的爱情悲剧出现的必然性 (四)孙少安与孙少平的人生道路选择比较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完成论文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精读《平凡的世界》,并解读《路遥评论集》、《路遥研究资料》等文献,深入分析路遥对孙少安和孙少平性格的描写刻画,了解路遥在小说当中的构建意图。 (2) 对比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孙氏兄弟的性格差异的对比分析,解读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觉醒。 (3) 个案分析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说实例分析孙少安与孙少平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 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2)任桂娟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的形象内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7卷第8期 (3)孙丽娟《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的情感历程 安徽文学2008年第11期 (4)陈棽 身份认同与爱情叙事——当前“底层小说”的两个关键词 重庆工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