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水分与质量关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4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玉米是最常用的饲料谷物,是配制畜禽日粮时使用的最重要的能量原料。在鸡、猪日粮中玉米一般占50%~70%,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配合饲料饲喂效果。其中,玉米水分含量超标是最常见的玉米质量问题之一。 1玉米水分含量过高会稀释日粮养分浓度 1.1 玉米含水量变化时自身营养价值的变化 玉米水分含量变化时其他营养指标变化如表1。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升高,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消化能浓度和代谢能浓度不断下降。 表1 玉米水分变化时的养分指标(%,MJ/Kg) 水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粗蛋白 8.0 7.91 7.72 7.63 7.54 7.44 7.35 7.26 消化能 14.18 14.02 13.85 13.69 13.52 12.36 13.19 13.03 代谢能 13.47 13.31 13.16 13.00 12.84 12.69 12.53 12.37 水分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粗蛋白 7.16 7.07 7.00 6.88 6.79 6.70 6.61 6.51 消化能 12.86 12.69 12.53 12.37 12.20 12.04 11.87 11.71 代谢能 12.22 12.06 11.90 11.75 11.59 11.43 11.28 11.12 1.2 玉米含水量变化时自身对全价配合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表2 浓缩料的主要营养成分(%,MJ/Kg) 品种 粗蛋白≥ 粗脂肪≥ 消化能≥ 钙 浓缩料 36.0 2.0 11.05 磷 2.5~4.0 1.0~2.5 表3 推荐浓缩料配方 营养指标 使用阶段 浓缩料 玉米 麸皮 合计 消化能≥ 粗蛋白≥ 30~60kg 20.0 55.0 25.0 100.0 12.35 16.0 表4 玉米水分含量对全价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水分(%) 14 玉米 麦麸 浓缩料 粗蛋白 消化能 55 25 20 15 55 25 20 16 55 25 20 17 55 25 20 18 55 25 20 19 55 25 20 20 55 25 20 21 55 25 20 15.48 15.42 15.32 15.27 15.22 15.17 15.12 15.07 12.35 12.26 12.17 12.08 11.99 11.90 11.81 11.72 续表4玉米水分含量对全价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水分(%)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玉米 麦麸 浓缩料 粗蛋白 消化能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55 25 20 15.01 14.96 14.92 14.86 14.81 14.76 14.71 14.66 11.63 11.54 11.44 11.35 11.26 11.17 11.08 10.99 假设我们的浓缩料主要营养成分表2,浓缩料的推荐配方如表3,玉米水分含量对全价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请参见表4。 表5 调整后的推荐配方 水分(%) 14 玉米 麦麸 浓缩料 豆油 豆粕 粗蛋白 消化能 55 25 20 0 0 15 16 17 18 19 20 21 54.698 54.596 54.394 54.242 54.09 53.938 53.786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0.002 0.004 .006 0.008 0.01 0.012 0.014 0.3 0.45 0.6 0.75 0.9 1.05 1.2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续表5 调整后的推荐配方 水分(%) 22 玉米 麦麸 浓缩料 豆油 豆粕 粗蛋白 消化能 23 24 25 26 27 28 29 53.634 53.482 53.33 53.178 53.026 52.874 52.722 52.57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25 20 0.016 0.018 .020 0.022 0.024 0.026 0.028 0.030 1.35 1.5 1.65 1.8 1.95 2.1 2.25 2.4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5.48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提高,全价料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玉米水分含量过高稀释了日粮营养浓度,我们必须针对此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配方见表5。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增加,豆油和豆粕的添加量必须相应的增加。 2 玉米水分含量过高会引发霉菌污染。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fungi),都称为霉菌。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玉米遭受霉菌污染,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 。 2.1 霉菌造成玉米的营养值下降 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霉的作用下使饲料组成成分发生分解,故可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Bartov等(1982)报道,贮存期间发霉的玉米(玉米含水量为15.1%,贮存96天)中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由3.8%降低为2.4%;胡萝卜素含量由3.1mg/kg降低为2.3mg/kg;维生素E含量由22.1mg/kg降低为20.6mg/kg。 Fritz等(1973)报道,串珠镰刀菌可使被感染的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引起动物维生素B1缺乏症。Richardson等(1962)报道,雏火鸡食入发霉豆粕时可引起生长缓慢,而当添加赖氨酸时则可防止生长下降。其它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用抑霉菌剂处理的饲料在贮存40天后可引起脂肪含量下降(Bartov和Paster,1985)和胡萝卜素含量下降(Nahm,1988)。受霉菌污染的玉米,其代谢能下降5%~25%。 在霉变过程中由霉菌产生的酶、饲料自身所含的酶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使饲料的感官性质恶化,如具有刺激气味、酸臭味道、异常颜色、粘稠污秽感、结块等,导致适口感不良。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污染的饲料时,还可破坏瘤胃内异常微生物群的平衡,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 表8 霉菌造成玉米的营养值下降 项目 总脂肪(%) 脂肪酸组成分 硬脂酸(16.0) 软脂酸(18.0) 代谢能(kcal/kg) 胡萝卜素(mg/kg) 良好玉米 3.8 11.3 1.7 3350 3.1 发霉玉米 2.4 9.1 2510 2.3 降幅(%) 36.8 19.5 1.7 25.1 25.8 2.2 几种常见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2.2.1 黄曲霉毒素 急性毒性:有毒物,毒性是KCN的10倍,砒霜的68倍。表现:⑴肝实质细胞坏死;⑵胆管增生;⑶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形成脂肪肝;⑷肝出血。 慢性毒性:动物生长迟缓,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主要表现:(1)肝功能变化;⑵肝组织学变化;(3)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4)免疫力降低。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2.2.2 呕吐毒素 对生长肥育猪而言,含有14ppm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后10~20分钟内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呕吐现象仅发生第一天(Williams et al.,1988)。持续低剂量饲喂会导致皮肤温度下降、胃食管部增生和血浆中α-球蛋白含量降低(Rotter et al.,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