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1:4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简答题

1.学生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1)诊断功能;(2)导向功能;(3)发展功能;(4)管理功能。 2.教师应如何做好测验的编制工作? 参考答案要点:

(1)明确测验的目的;(2)界定测验试题的难度;(3)确认测验的可行性;(4)提供测验的评定标准。

3.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1)口头语言表达技能的评价;(2)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3)动作技能的评价。

4.学生情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2)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5.中小学教育中比较常用的测验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1)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终结性)测验;(2)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3)客观性试题测验和主观性试题测验。

五、论述题

1.试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参考答案要点: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改革的重点,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广泛涉及学生评价的特点、类型、目的以及具体操作等。就其总体发展的特点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2.试述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方法及其运用。

参考答案要点:

(1)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定的方法。整体印象评价法由于主要依靠评价者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来进行,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工作,过程简单易行、花费最小,同时也由于学生品德评价的特殊性,在现有的状态下做科学量化的测评工作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测评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成为其它品德测评方法的基础,被广泛地应用于学生日常的品德考核中。

(2)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这是中小学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品德评价法,它既有整体印象评价法的优点而且更具体形象,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面貌,便于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

(3)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这是一种侧重于进行量化品德评价的方法,一般而言其具体步骤是首先提出系统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及其计分标准和规则,其次在实施前向学生公布和提出具体要求,而后结合日常的学习工作对照标准予以计分,最后在学期结束时计算出总分。

(4)在品德评价方法中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方法外,还有如问卷法、代表性品德行为整体测评法、操行测试评分法、综合评判法等。总体而言,追求品德评价的教育性和品德评价的量化仍然是品德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但鉴于品德的内涵十分复杂,品德评价量化指标的构建还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定性的品德评价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将仍然居于主流地位。

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一、教育术语解释

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

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观察法: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

3.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人剖析的研究方法。

二、选择题

1.教师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所选课题应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 A.实践性 B.可行性 C.科学性 D.客观性

2.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时,记录观察目标行为的方法有:(ABD) A.时间记录 B.频次记录 C.取样记录 D.等级评价记录 3.观察法依其观察的方法、程序是否标准化可分为:(AD)

A.结构性观察 B.直接观察 C.间接观察 D.非结构性观察 4.教师教育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BCD)

A.学术论文 B.教育教学案例 C.研究报告 D.经验总结 三、辨析题(错误的请改正)

1.行动研究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 )

错误。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师进行的教育研究属于行动研究。

2.一份规范的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即导语、个人基本情况、问题和结束语。( )

正确。

3.结构性观察又叫做定性观察。( )

错误。结构性观察所得的资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又叫作定量观察。 4.调查法只能用问卷作为其调查工具。( )

错误。调查法可以用问卷、访谈提纲和座谈提纲作为其调查工具。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说法? 参考答案要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意识到:处于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的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理性的基础,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的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新形象。教师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他们的教育教学生活,要由教师自己研究,要探索自己的教学,参与教育教学革新行动,即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成为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2.简述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

教师的教育研究和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之间有以下几点不同:(1)改进教育的研究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2)臵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和臵身教育之外的教育研究。(3)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3.简析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行动研究提倡教育研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教师人人都能做研究,人人都能成为研究者;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必须透过研究才能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研究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改进为目的,可以让教师“理解”在他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多种要素的含义从而使他的实践更具理性特征。所以,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不应当是盲目的,凭自我感觉的,而是以研究来对待教学,是教育教学与研究在同一过程中的密切结合。

4.试述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有:(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这是教育行动研究的第一步;(2)分析问题,就是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使课题变得具体、清晰;(3)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教师要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计划,形成行动策略构想;(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这是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要

随时分析,随时调整改进;(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依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做出全面评价,反思进入下一行动过程;(6)总结,将整个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

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能够进人到研究状态,以研究的态度、行为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其意义重大:(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5)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五、论述题

试论述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意义。 六、尝试实践

试以下列案例为素材,设计一个研究计划。

一位初一班主任发现本班学生在消费方面出现了攀比的苗头,如比花零钱。许多学生将零用钱用于购买磁带,课间议论的是流行歌曲和歌星,至少有一半学生最崇拜的人是某歌星。除购买磁带外,校园内的人情消费见涨。同学。朋友过生日请客。送礼,各类节日互赠礼品等。有些孩子还开始关注名牌消费。在学校要求上学穿校服的情况下,有的学生比穿名牌旅游鞋。

该教师进行了消费来源调查,孩子们的钱来自家长给的零用钱。有家长定期给孩子的,也有孩子从家长手里软磨硬泡要来的,有用压岁钱的,还有长辈、亲戚给的钱,孩子积攒起来用于自己的消费。

针对学生的消费观,面对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娇惯,教师感到有必要进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何做家长的工作,使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教育。

提示:①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您选择的课题是什么?②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③你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④列出一个行动研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