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第2版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9:00: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 转塔转位时碰牙 4 转塔不正位 5 转塔转位不停 6 转塔刀重复定位精度差 7 刀具不能夹紧 8 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 刀套不能夹紧刀具 刀具从机械手脱落 机械手换刀速度过快或9 10 11 抬起速度或抬起延时时间短 调整抬起延时参数,增加延时时间 转位盘上的撞块与选位开关拆下护罩,使转塔处于正位状松动,使转塔到位时传输信态,重新调整撞块与选位开关号超期或滞后 的位置并紧固 上下连接盘与中心轴花键间重新调整联接盘与中心轴的位隙过大产生位移偏差大,落置;间隙过大可更换零件 下时易碰牙顶,引起不到位 转位凸轮与转位盘间隙大 塞尺测试滚轮与凸轮,将凸轮中间位置;转塔左右窜量保持在二齿中间,确保落下时顺利啮合;转塔抬起时用手摆动,摆动量不超过二齿的1/3 凸轮在轴上窜动 调整并紧固固定转位凸轮的螺母 转位凸轮轴的轴向预紧力过重新调整预紧力,排除干涉 大或有机械干涉,使转位不到位 两计数开关不同时计数或复调整两个撞块位置及两个计数置开关损坏 开关的计数延时,修复复置开关 转塔上的24V电源断线 接好电源线 液压夹紧力不足 检查压力并调到额定值 上下牙盘受冲击,定位松动 重新调整固定 两牙盘间有污物或滚针脱落清除污物保持转塔清洁,检修在牙盘中间 更换滚针 转塔落下夹紧时有机械干涉检查排除机械干涉 (如夹铁屑) 夹紧液压缸拉毛或研损 检修拉毛研损部分更换密封圈 转塔座落在二层滑板之上,修理调整压板和楔铁,0.04mm由于压板和楔铁配合不牢产塞尺塞不入 生运动偏大 风泵气压不足 使风泵气压在额定范围 刀具卡紧液压缸漏油 更换密封装置,卡紧液压缸不漏 增压漏气 关紧增压 蝶形弹簧位移量小 调整蝶形弹簧行程长度 刀具松卡弹簧上的螺母松动 旋紧螺母使其最大工作载荷不超过13kN 松锁刀的弹簧压力过紧 调节松锁刀弹簧上的螺母,使其最大载荷不超过额定数值13kN 液压缸和行程不够 调整液压力和活塞行程开关 刀套上的调节螺母松动 顺时针旋转刀套两端的调节螺母,压紧弹簧,顶紧卡紧销 刀具超重 刀具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机械手卡紧销损坏或没有弹更换机械手卡紧销 出 气压太高或太低和换刀汽阀调整气泵的压力和流量,旋转节流开口过大或过小 节流阀至换刀速度合适 12 13 过慢 换刀时找不到刀 刀具交换时掉刀 刀位编码用组合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元件损坏、接触不好或灵敏度降低 换刀时主轴箱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漂移 机械手抓刀时没有到位,就开始拔刀 连接电动机轴与涡轮轴的联轴器松动 更换损坏元件 刀库不能旋转 2.换刀机械手故障 (1)刀具夹不紧

可能原因有风泵气压不足,增压漏气,刀具卡紧气压漏气,刀具松开弹簧上的螺帽松动。 (2)刀具夹紧后松不开

可能原因有松锁刀的弹簧压合过紧,应逆时针旋松卡刀簧上的螺帽,使最大载荷不超过额定数值。

(3)刀具从机械手中脱落

应检查刀具是否超重,机械手锁紧卡是否损坏或没有弹出来。 (4)刀具交换时掉刀

换刀时主轴箱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漂移,机械手抓刀时没有到位就开始换刀,都会导致换刀时掉刀。这时应重新操作主轴箱运动,使其回到换刀点位置,重新设定换刀点。

(5)机械手换刀速度过快或过慢

可能是因气压太高或太低和换刀气阀节流开口太大或太小,应调整气压大小和节流阀开口的大小。

(6)机械手在主轴上装不进刀

这时应考虑主轴准停装置失灵或装刀位置不对,应检查主轴的准停装置,并校准检测元件。

6-11数控机床的液压与气动系统维护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液压系统的维护

1)控制油液污染,保持油液清洁。2)控制油压系统中油液的温升。3)控制液压系统泄漏。4)防止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5)严格执行日常点检制度。6)严格执行定期紧固、清洗、过滤和更换制度。 (2)气动系统的维护

1)保证供给洁净的压缩空气。2)保证空气中含有适量的润滑油。3)保持气功系统的密封性 。4)保证气动元件中运动零件的灵敏性。5)保证气动装置具有合适的工作压力和运动速度。

6-12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主要原因是流量压力不足,油温过高、噪声、爬行等。

6-13某加工中心换刀机械手抓不紧刀具,频繁出现掉刀现象。试分析其故障原因。 答:故障原因可能是:

(1)、机械手损坏导致抓刀不紧

13 重新操作主轴箱运动,使其回到换刀点位置,重新设定换刀点 调整机械手手臂使手臂抓紧刀柄时再拔刀 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 (2)、刀具重量超过机床规定的最大重量 (3)、换刀速度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