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20: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

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食品卫生药品管理行业计划 【发文字号】黑政发[2016]48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30 【实施日期】2016.12.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黑政发[2016]48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0日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1 / 4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产

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国家有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主要成绩。“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为服务全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监管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大力推进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工作,全省13个市(地)、2个省直接管理县(市)均完成了机构组建和人员划转工作。各县(市、区)全部出台了“三定”规定,实现了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经费、领导配备“六到位”。在乡镇(街道)设立了953个派出机构,将监管触角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2.日常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突出“以环节管理为基础、以品种管理为重点”的思路,成立了酒类、油类、肉类、茶类4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实现了对重点食品从生产、流通到餐饮等全环节、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药品GMP、GSP认证工作,全省86家药品生产企业部分或全部剂型(生产线)通过药品GMP认证;全省已有477家药品批发企业通过GSP认证。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先后举办了180多期学习班,培训人员2。6万人次,监管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3.监管执法成效显著。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开展了“护绿打黑”“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药品安全“两 2 / 4

打两建”、医疗器械“五整治”和“食安龙江百日行动”等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破获

了一系列食品药品违法大案要案,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4.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系统联动的应急体系,形成了反应迅速、协调顺畅、处置有力的工作机制。及时处置了铬超标胶囊等省内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对“五常大米涉嫌造假”等舆情信息及时作出回应和处理,澄清真相,消除负面影响,防止了事态扩大,挽回了不良影响。总结出“打早、打小、打了、打好”的应急处置工作经验。

5.检验检测能力显著提高。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162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交付使用,检验检测项目达到1275项。在国家评价性抽验评比中,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中药品种获得全国第一、化药品种获得全国第八。建立并运行了黑龙江省药品抽验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全省对基本药物、抗肿瘤药物、高风险注射剂等进行专项抽验,对省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品种抽验覆盖率达到100%。

6.食品药品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坚持“既抓监管保安全、又抓服务促发展、向安全要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食品药品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食品药品经济发展活力。一次性下放了除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剂以外的所有食品生产许可事项。围绕绿色食品市场推广,与26个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签订了监管协作协议,严把绿色食品展前、展中、展后“三关”,助力我省绿色食品走向全国市场、打造优质品牌。 7.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守土有责、党政同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食品药品企业承担首责、消费人员自身负责的责任体系。食品药品安全各相关部门建立了沟通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强化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了案件移送、联合办案、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了诚信体系建设,实行企业黑名单曝光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健全举报网络,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