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备课教案(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4:5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措施

加强动手操作。科学课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我将尽可能的设计一些分组试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新知。

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的创造与发明,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少走弯路。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疑问是科学的前提,只有产生疑问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善于问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视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向科研小组一样通过分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作用

获取更多的知识。 学情分析

单元考查计划单元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七周 第三单元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 研究性活动专题 综合科评价改革实验 综合科作业评价改革实验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及活动教材页数课时数 3---9.9空气的性质2--52 13---9.16热空气和冷空气6--81 19---9.23空气中有什么9--112 26---9.30空气也是生命之 冷热与温度12--182 0.1-10.7国庆放假

10.8---10.14热的传递18--201 10.17---10.21加热和冷却 吸热和散热21--252

10.24---10.28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声音的产生26--312 10.31---11.4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2--352 11.7---11.11期中考试 011.14---11.18不同的声音 我们吃什么36--422

111.21---11.25怎样搭配食物 食物的消化43--472 11.28---12.2机动一周

312.5---12.9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排序48--542

12.12---12.16分类55--591 12.19---12.23期末复习 12.26---12.30期末复习 1.3—1.6期末复习 单元备

单元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页至第15页 教材分析:

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和天气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

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教学目标: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均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均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

课时

空气的性质——2课时 热空气和冷空气——1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2课时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第四周 单元备

第二单元课题:冷和热第16页至第29页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