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教学大纲《病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3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病理学教学大纲(实验)

适用专业: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护理学,法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药物制剂,康复治疗专业的本科生。

授课语言: 中文

前言

课程简介:

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是对各系统的多种不同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疾病存在着共同的基本病变,发生和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基本病理过程。各论是在总论的基础之上,分系统具体阐述各种特定疾病的特殊性。总论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对各论具体疾病的理解,而各论具体疾病的特殊性,又加深了对总论普遍规律的认识。与我们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是以学过的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也是对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病理学将要回答疾病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病理学确实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应当指出,要学好病理学,必须做到总论与各论相结合,理论与观察标本相结合,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掌握疾病的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镜下与大体,结构与机能的辩证关系。

课程负责人:

邱雪杉,xsqiu@cmu.edu.cn 授课团队:

李庆昌,qcli@cmu.edu.cn 王恩华,ehwang@cmu.edu.cn 米小轶,xymi@cmu.edu.cn 宋敏,msong@cmu.edu.cn 韩昱晨,ychan@cmu.edu.cn 徐洪涛,htxu@cmu.edu.cn 王妍,ywang@cmu.edu.cn 孙丽梅,lmsun@cmu.edu.cn 戴顺东,sddai@cmu.edu.cn

杨连赫,lhyang@cmu.edu.cn 于涓瀚,jhyu@cmu.edu.cn 赵月,yzhao@cmu.edu.cn 刘洋(男),yliu@cmu.edu.cn 韩阳,yhan@cmu.edu.cn 王亮,lwang@cmu.edu.cn 林旭勇,xylin@cmu.edu.cn 刘洋(女),yliu@cmu.edu.cn 苗原,ymiao@cmu.edu.cn 姜贵洋,gyjiang@cmu.edu.cn 张清富,qfzhang@cmu.edu.cn 范垂锋,cffan@cmu.edu.cn 董千泽,qzdong@cmu.edu.cn 张迪,dzhang@cmu.edu.cn 王健,jwang@cmu.edu.cn 赵环宇,hyzhao@cmu.edu.cn 付琳,lfu@cmu.edu.cn 孙明芳,mfsun@cmu.edu.cn 张秀鹏,xpzhang@cmu.edu.cn 杜江,jdu@cmu.edu.cn 张恒,hzhang@cmu.edu.cn 考评方式:

百分制,形成性评价和实习考试占30%,理论考试占70%。 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

1.《病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恩华主编,2015

2.《病理学实习指导》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邱雪杉主编,2004 3.《病理学习题集》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敏主编,2010 基本知识培养目标: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临床)能力培养目标:

病理学既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或外科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是以明确疾病诊断为主要目的,通过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从而做出正确诊断,包括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和细胞学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实验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期(周) 第2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目标】

1. 要求掌握大体标本:肝脂肪变性,肾凝固性坏死(梗死),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脑液化性坏死(梗死),手或足的干性坏疽,肠或阑尾的湿性坏疽,肾盂积水(压迫性萎缩),脑积水(压迫性萎缩);组织切片:肝细胞水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凝固性坏死(梗死),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

2. 要求理解大体标本:阿米巴性肝脓肿,高血压或心肌病的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组织切片:肾小管上皮水变性,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要求】

能够说明 1)肝脂肪变性,肾凝固性坏死(梗死),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脑液化性坏死(梗死),手或足的干性坏疽,肠或阑尾的湿性坏疽,肾盂积水(压迫性萎缩),脑积水(压迫性萎缩)的大体形态特征;肝细胞水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凝固性坏死(梗死),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的镜下形态特点

能够概述 1)阿米巴性肝脓肿,高血压或心肌病的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的大体形态特征;肾小管上皮水变性,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镜下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章 实验一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实验十一 实验十一 总计 授课内容 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 再生与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肿瘤I 肿瘤II 心血管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传染病 实验一 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

学时数 3 1 4 4 4 4 4 4 4 4 4 1 3 44 1. 大体标本:肝脂肪变性,肾或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脑液化性坏死(梗死)或阿米巴性肝脓肿,手或足的干性坏疽,肠或阑尾的湿性坏疽,肾盂或脑积水(压迫性萎缩),高血压或心肌病的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2. 组织切片:肾小管上皮水变性,肝细胞水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凝固性坏死(梗死),脾凝固性坏死(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3. 病例讨论(CPC):临床病例1,尸检病例1。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NDP数字化扫描切片+三维立体标本 【授课学时】 3学时

实验一 再生与修复

【目标】

1. 要求掌握组织切片:肉芽组织。 【要求】

能够说明 1)肉芽组织的镜下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1. 组织切片:肉芽组织;

2. 病例讨论(CPC):临床病例1,尸检病例1。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NDP数字化扫描切片+三维立体标本 【授课学时】 1学时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目标】

1. 要求掌握大体标本: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静脉血栓,心瓣膜或心房(室)附壁血栓,脾或肾贫血性梗死,肺或肠出血性梗死;组织切片: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混合血栓,机化的血栓,肾或脾贫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

【要求】

能够说明 1)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静脉血栓,心瓣膜或心房(室)附壁血栓,脾或肾贫血性梗死,肺或肠出血性梗死的大体形态特征;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混

合血栓,机化的血栓,肾或脾贫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的镜下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1. 大体标本: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静脉血栓,心瓣膜或心房(室)附壁血栓,脾或肾贫血性梗死,肺或肠出血性梗死;

2. 组织切片: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混合血栓,机化的血栓,肾或脾贫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

3. 病例讨论(CPC):临床病例2,尸检病例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NDP数字化扫描切片+三维立体标本 【授课学时】 4学时

实验三 炎症

【目标】

1. 要求掌握大体标本:浆液性炎(皮肤或粘膜水泡),粘膜纤维素性炎(假膜),浆膜纤维素性炎,器官的脓肿,蜂窝织炎(阑尾或皮肤),表面化脓(脑膜);组织切片:纤维素性炎(心包或白喉,菌痢),脓肿(肝,肾或脑),蜂窝织炎(阑尾或肌肉);

2. 要求理解组织切片:肉芽肿性炎(结核或伤寒),慢性炎症(胆囊或扁桃体)。 【要求】

能够说明 1)浆液性炎(皮肤或粘膜水泡),粘膜纤维素性炎(假膜),浆膜纤维素性炎,器官的脓肿,蜂窝织炎(阑尾或皮肤),表面化脓(脑膜)的大体形态特征;纤维素性炎(心包或白喉,菌痢),脓肿(肝,肾或脑),蜂窝织炎(阑尾或肌肉的镜下形态特点

能够概述 1)肉芽肿性炎(结核或伤寒),慢性炎症(胆囊或扁桃体)的镜下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1. 大体标本:浆液性炎(皮肤或粘膜水泡),粘膜纤维素性炎(假膜),浆膜纤维素性炎,器官的脓肿,蜂窝织炎(阑尾或皮肤),表面化脓(脑膜);

2. 组织切片:纤维素性炎(心包或白喉,菌痢),脓肿(肝,肾或脑),蜂窝织炎(阑尾或肌肉),肉芽肿性炎(结核或伤寒),慢性炎症(胆囊或扁桃体);

3. 病例讨论(CPC):临床病例3,尸检病例3。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