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1.5植物是“活”的吗教科版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6:1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1.5植物是“活”的吗教科版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将引领学生概括前4课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种养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回顾和梳理,因此,教科书安排了“把我们自己种养的植物带来观察”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以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作为生命体“活”的证据,教科书还安排了“我们收集到的其他资料”这一活动,以樱花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为例,把学生的视野从对静态现象、短期现象的观察,引向对更为广阔的、长期的,动态的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植物是“活”的的证据。最后,通过塑料花和前面的学习进行正反论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植物是“活”的,它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证据、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一)展示一副图片: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你能来描述一下这幅图上的内容吗?

1.若学生描述道“活”的小动物,则直接追问...... (为什么你觉得它是“活”的)

2.若学生没有描述到“活”的小动物,则提问:

(二)问题1:你觉得图中的小动物是“活”的吗?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二、问题聚焦:动物是“活”的,植物也是“活”的吗? 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的想法是… (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观点分享:

我认为:植物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我认为:植物不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我不确定:

(引导孩子,在交流分享观点和想法过程中,逐渐地把依据和观点联系在一起,学会面向全班同学交流)

四、继续寻找支持我观点的依据: 1.我种植的植物,出现的变化;

(可以先请孩子说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发现在不端生长) 2.我的观察记录表:

(在说说的基础上,再出示孩子的活动记录表,用孩子的记录,证实植物的生长)

3.其他依据:身边的证据、网络资料、科普资料

给你的植物排排序

我这样排序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他同学认同吗?

五、研讨交流:

1.说说支持我观点的依据;

2.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现在在活动手册上,把你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起来,再全班交流;

展示班级记录表,将学生的回报,形成班级共识: 班级记录表

六、活动

你觉得塑料花是“活”的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七、课后延伸: 种植萝卜盆景

预测植物的变化、并记录 板书设计 1.5 植物是“活”的吗 会生长、会死亡 需要水 活的 塑料花 不是 活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