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习题集问题详解(2014.1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3:1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文档

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央银行的制度特点是:①大部分中央银行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成立的;②设立中央银行的区域扩大;③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职能得到了加强。

(3)强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的发展时期,是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一步强化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陷入经济困境,为了摆脱困境重振经济,各国纷纷开始信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职能得到强化,各国政府纷纷利用中央银行干预调节经济,中央银行由此得到重大发展。而与此对应的是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也在加强,一些原来是私有股份制的中央银行被收归国有,中央银行的政府机构色彩逐渐浓厚起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体以下特点:

①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②中央银行的国有化;③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功能得到加强;④各国中央银行加强了国际合作。

第九章 银行监管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流动性风险

答: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流动性风险又可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2.银行挤兑

答:又称挤提,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服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又不足的情况。它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发生银行恐慌甚至银行业危机。

一般来说,在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期间,挤兑现象会非常严重,同时正是由于挤兑,导致金融危机愈加严重。比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银行挤兑现象都非常严重,很多时候正是银行挤兑摧垮了雪上加霜的国家经济。 3.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

答:也称单元多头式、集权多头式,是指全国的金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在中央一级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监管机构共同负责的一种监管体制。

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以德国、法国、日本(1998年以前)为代表,尤其以德国最为典型。德国金融监管框架源于1961年通过的《银行法案》。该法授予成立联邦银行监督局,并规定由该局在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配合下对银行业进行统一的监管。除此之外,德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有:负责对证券机构和证券业务监管的联邦证券委员会,负责对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监管的联邦保险监管局。

这种体制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不多,这种体制也面临着机构重叠、重复监管的问题。

实用文档

4.贷款的五级风险分类法

答:是将贷款按信用风险大小划分为五种类别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全部贷款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正常类是指借款人可以履行合同,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能力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及时执行抵押和担保也肯定会造成部分损失。损失类指在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的法律措施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能收回一部分。 5.存款保险制度

答:是一种对存款者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费保护,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者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证金的责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20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先后有9755家银行倒闭,存款人损失约14亿美元,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其中,包括1933年6月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这一法案,由联邦政府出面于1934年创建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从而开创了世界现代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了存款保险制度,中国、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6.核心资本

答: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一部分,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1988年《巴塞尔协议I》规定,核心资本占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50%,核心资本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应不低于4%,2010年9月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将这一比率提高到了6%。

二、单项选择

1.(B);2.(C);3.(D);4.(D);5.(B);6.(D);7.(C);8.(C);9.(A);10.(A);11.(D);12.(B);13.(C);14.(A);15.(B);16.(A);

三、多项选择

1.(A、B、C、D);2.(B、C);3.(B、D);4.(A、B、D);5.(A、B、C、D)6.(A、B、C)7.(A、B);8.(A、B、D);9.(A、B、D);

四、判断并改错 1.(×) 将“存款传染”改为“信息传染” 2.(×)金融业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 3.(×)将“无权”改为“有权” 4.(×)将“市场完全竞争”改为“市场不完全竞争” 5.(×)将“管制供求论”改为“公共选择论” 6.(×)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7.(×)将“逆向选择”改为“道德风险” 8.(×)将“大银行”改为“中小银行” 9.(×)将“全额”改为“最高限额” 10.(×)“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整个金融体系 11.(×)将“中长期”改为“临时性”

实用文档

12.(×)积累优先股属于银行的附属资本 13.(×)我国银行的实缴股本属于核心资本 14.(×)将“市场风险”改为“信用风险”

五、填空题

1.(存款挤兑);2.(信息传染)/(信贷渠道);3.(中国保监会);4.(管制寻租);5.(次级类);6.(风险加权资产);7.(市场约束);

六、简答题

1.银行危机的传染渠道有哪些?

答:当单个银行倒闭时,如果对整个金融系统不具有传染性,也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对银行实施监管。但不幸的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银行危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1)信息传染。由于信息的外部性,当存款者观察到银行经营业绩之间的强相关性时,信息传染就会发生。因为,根据信息的溢出效应,多家银行的风险投资收益具有正的相关性,假定具有耐心的存款者能获得银行风险投资项目结果的完全信息,如果一组银行的存款者首先观察到银行投资的坏的结果,就会导致这些银行倒闭。其他银行的存款者会对由银行倒闭数目所提供的嗓音信号作出反应,并在获得他们的存款银行的风险投资结果信息之前就对这些银行进行挤兑。单个银行的挤兑会在银行系统中进行传染,导致其他银行的金融恐慌。

(2)信贷传染。由于同业风险分担或共同参与支付清算系统的存在,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会使银行危机借助于信贷传染渠道蔓延下去。银行系统的负债网络会使得流动性问题或银行倒闭在银行系统得以传染。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银行的不确定性并不来自于消费时间模式的不确定性,而是来自于消费位置的不确定性。旅行存款者可以在一个地方存款,而在另一个地方消费。如果目的地银行倒闭,那么旅行存款者就会在其开户的银行提前取款,当流动性需求超过这家银行的资产时,这家银行也将倒闭,从而银行挤兑从旅行目的地传染到了旅行出发地。

(3)由银行危机的传染性而引发的风险,经济学家称之为“银行业系统风险”。所谓银行业系统风险,是指系统性事件造成的连锁反应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而这种银行业系统风险的存在使银行危机的社会成本加大。因此,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十分必要。

2.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目前,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社会利益论、金融风险论、投资者利益保护论及管制供求论与公共选择论。它们的论证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相互之间也有一定交叉。

(1)社会利益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政府拥有完全信息、政府为社会福利服务以及政府具有完全信用三个假设基础上,认为由于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私人不可能去监管那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才能够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从而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以及维护金融体

实用文档

系的稳定。

社会利益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和市场缺陷的存在,有必要让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金融经济生活,通过管制来纠正或消除市场缺陷,以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当然,管制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可能会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生产不利影响。但该理论认为,只要监管适度,就可以在增进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同时,将管制带来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2)金融风险论。该理论主要从关注金融风险的角度,论述了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必要性。首先,由于金融业高负债率的特点,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以银行为例,其资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资产业务都要靠负债来支撑,并通过资产负债的匹配来达到盈利目的。在其经营过程中,利率、汇率、负债结构和规模、借款人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使得银行业时刻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成为风险聚集的中心。而且,金融机构为获取更高收益而盲目扩资产的冲动,更加剧了金融业的高风险和在不稳定性。其次,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枢的金融体系,其中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不仅单个金融机构陷入某种危机,极易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地,由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发达,一国的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并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金融风险的这些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适当的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3)投资者利益保护论。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性,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利用这一优势来损害信息劣势方的利益。如,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对自己所在金融机构的风险,会比存款人和投保人更加了解,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一信息优势为自己牟取利益,而将风险或损失转嫁给投资者。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和约束,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4)管制供求论。管制供求论将金融监管本身看成是存在供给和需求的特殊商品。从管制的需求看,金融监管是那些想从监管获得利益的人所需要的。比如,现有的金融机构可能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来限制潜在的竞争者;消费者需要通过监管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收费。从管制的供给看,政府官员提供管制是为了得到对自身政绩更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是否提供管制以及管制的性质、围和程度最终取决于管制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根据管制供求论,监管者具有通过过度监管来规避监管不力的动机。但这样却可能增加被监管者的成本,降低被管制行业的效率,并从而受到抵制。

(5)公共选择论。供给选择论与管制供求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同样运用供求分析法来研究各利益集团在监管制度提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强调“管制寻租”的思想,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寻求管制以牟取私利。监管者将管制当作一种“租”,主动地向被监管者提供以获益;被监管者则利用管制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3.简述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涵及原则。

实用文档

答:(1)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简称LOLR),是一国中央银行履行银行的职能,向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防止暂时流动性危机向清偿危机和系统性危机的转化。

(2)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可能或已经发生信用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如《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作为最后借款人,美联邦储备银行可以向会员银行提供临时性抵押贷款;

(3)在央行充当LOLR角色时,既可以是出于对正遭受流动性危机银行的关注,并向其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更利;也可以是出于系统安全考虑,向正经历大量现金挤提的所有银行供应超额准备,以维持银行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4)最后贷款人的一般原则。归纳起来,最后贷款人为:第一,最后贷款人的首要职责是防止恐慌造成的货币储备减少。第二,最后贷款人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单个金融机构。第三,最后贷款人的存在不是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而是缓解危机冲击的影响。第四,最后贷款人应为一切有良好资产抵押的银行提供贷款,而不应拯救不好的银行,其目的是防止恐慌蔓延到好银行。第五,中央银行紧急援助资金的数量不受限制,并执行惩罚性高利率。

4.请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银行挤兑这一现象。

答:(1)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是指因经营不善、投资失败、有破产传闻或遭受外来冲击等而出现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情形,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往往会发展成商业银行挤兑风险甚至传染到其他金融机构直至演变系统性金融风险。 (2)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容是:第一,交易双方对信息的获得是不对称的,一方知道确切的真实信息,而另一方却不知道真实信息。第二,交易活动的参与人可以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买方进行欺骗,这就是隐蔽信息和隐藏行动。第三,隐藏信息将导致“逆向选择”,即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发生扭曲,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出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第四,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就是将信号传递给缺乏信息的买方或买方诱使卖方披露全面而真实的信息。

(3)正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可能遭受挤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外界出现一些不利因素时,可能会出现关于银行倒闭的传说,而存款人不了解银行具体情况,会有人抢先提款。这时人们意识到:如果别人都去提款,银行就会倒闭,而自己将无法获得补偿。虽然大家都不提款,银行可能经营正常,存款人不会受损。但在无法确定别人行为时,大家都预期他人会取款,所以,大家纷纷取款,结果引发了挤提。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倒闭,很多人只能取回银行存款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分存款都拿不到。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现实生活中许多银行因挤兑风潮倒闭的根源。

(4)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挤兑的案例。弗里德曼曾说,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索就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挤兑风潮。当时有谣言称美国银行经营困难,行将倒闭,于是引发挤兑风潮。美国银行界一向有危急时刻相互援手、共渡难关的惯例,但由于美国银行是一家犹太人开设的银行,反犹主义在银行界非常强烈,于是美国银行在大家袖手旁观下只能关门大吉。本来美国银行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