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三章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23:13: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3章 土的渗透性及渗流

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

土的渗透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内渗透试验与现场测试得出的渗透系数有较大差别? 方程适应于什么条件的渗流场? 线与等势线总是正交的? 涌现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会引起哪些破坏?

液体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 。

数的主要因素有: 、 、 、 、 、 。

室内渗透试验有两种,即 和 。 要有 和 两种基本形式。

适用于 的情况,而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数,称之为土的 。

性质的指标是( )。

B.相对密实度 D.渗透系数

土与管涌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 时,水流向上渗流;发生管涌时,水流向下渗流 在黏性土中,而管涌多发生在无黏性土中 性破坏,管涌属渐进式破坏 破坏,管涌不属渗流破坏

强弱可用土的哪一项指标来反映?( ) B.固结系数 D.渗透系数

中的下列现象,哪一种不属于渗透变形?( ) B.流土 C.砂沸 D.流砂 流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力梯度成正比,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力,其量纲与重度的量纲相同 线越密集的区域,其渗流力也越大 在对土体稳定总是不利的

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 ) B.细砂或粉砂 D.黏土

与垂直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

的关系是( )。

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

B.= C.<

中某点的渗流力( )。

增加而增加 B.随水利力梯度增加而减少 C.与水力梯度无关 法的正误。( )

数越大,土的透水性也越大,土的水力梯度也越大; ,只要水力梯度足够大,就有可能发生流土和管涌; 渗流力的大小取决于该点孔隙水总水头的大小; 小不仅取决于水力梯度,还与其方向有关。

B.②对 C.③和④对 D.全不对 正确的是( )。 越密处,其水力梯度越小

等势线上的两点,其孔隙水压力总是相同的 ,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势能差相等 方向为流线的法线方向

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B.渗透变形问题 题 D.地基承载力问题

程场地细砂含水层的流线上A、B两点,A点的水位标高2.5米,B点的水位标高3.0米,两点间流线长为10米,计算两点间的平均渗个值。

; (B)0.83 kN/m3; (C) 0.50 kN/m3; (D) 0.20 kN/m3。

土样的孔隙率和细粒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计)如下,试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计算判别下列()选项的土式属于管涌。

; (B) ; (D)

; 。

改错题

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流线和等势线必须正交。 中的渗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实际流速。 比愈大,其渗透系数也愈大。

中,流线愈密集的地方,水力坡降愈小。 时,渗流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渗透系数测定通常采用“常水头”试验进行。 时,每个网格的长宽比没有要求。 ,任意两相邻流线间的渗流量相等。

在渗流溢出处,而流土发生的部位可以在渗流溢出处,也可以在土体内部。

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土样,从土样1顶面溢出。 2底面c-c 为基准面,求该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流经土样2的水头损失为总水头差的30%,求 b-b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样2的渗透系数为0.05cm/s ,求单位时间内土样横截面单位面积的流量;

1的渗透系数。

单位:cm) 图3-3 (单位:cm)

所示,在5.0m 厚的黏土层下有一砂土层厚6.0 m,其下为基岩(不透水)。为测定该沙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0水。在距抽水孔15m 和30m 处各打一观测孔穿过黏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别在地面以下3.0m 和2.5m ,试求该砂土

单位:m)

;砂Ⅱ的渗透系数

;砂样断面积A=200

,试问:

置如图3-3所示。砂Ⅰ的渗透系数

与砂Ⅱ分界面处安装一测压管,则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 砂Ⅱ界面处的单位渗流量q多大?

,在

渗流直径上的水头损失

,在60s时间内的渗水量

透试验中,已知渗透仪直径,求

渗透试验的粘土式样的截面积为,厚度为渗透仪细玻璃管的内径为,实验开始时的水位差为,经过

,实验室的水温为20℃,试求式样的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板桩打入土层表面以下

一板桩打入透土层后形成的流网。已知透水土层深,板桩前后水深

(1)图中所示a、b、c、d、e各点的孔隙水压力;(2)地基的单位透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