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7(复习必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2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设计**整理制作)

2014届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7

1.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

2.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溶液 C.升高温度,CaCO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CaCO3沉淀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的溶解度降低 3.已知Ksp(Ag2CrO4)=9.0×10

-1

-12

,将等体积的4×10 mol·L的AgNO3溶液和4×10 mol·L

-3-1-3

的K2CrO4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恰好形成Ag2CrO4饱和溶液 B.能析出Ag2CrO4沉淀

C.不能析出Ag2CrO4沉淀 D.无法确定能否析出Ag2CrO4沉淀

4.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s),达平衡时 ( )

A.c(Ba)=c(SO4)

B.c(Ba)=c(SO4)=[Ksp(BaSO4)]

C.c(Ba)≠c(SO4),c(Ba)·c(SO4)=Ksp(BaSO4) D.c(Ba)≠c(SO4),c(Ba)·c(SO4)≠Ksp(BaSO4)

5.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2+

2-

2+

2-

2+

2-

2+

2-

2+

2-

1/2

2+

2-

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5 ℃时,在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

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白 1.8×10-10黄 1.5×10-16黑 1.8×10-50Ksp(25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 ℃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D.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6.已知25 ℃时,电离平衡常数Ka(HF)=3.6×10 mol/L,溶度积常数

-4

Ksp(CaF2)=1.46×10-10 mol3/L3。现向1 L 0.2 mol/L 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

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5 ℃时,0.1 mol/L 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Ksp(CaF2)=

Ka

1

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HF

7.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8.0×10-16Cu(OH)2 2.2×10-20Fe(OH)3 4.0×10-38Ksp/25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c(SO4)∶[c(Cu)+c(Fe)+c(Fe)]>5∶4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5的溶液中Fe不能大量存在

8.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Mg(OH)2悬浊液里有如下平衡: Mg(OH)2(s)

Mg(aq)+2OH(aq),当向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粉末状MgO时,下列说法

2+

3+

2-

2+

2+

3+

正确的是 ( ) A.Mg的数目减少 B.Mg的浓度增大 C.溶液pH不变 D.Mg(OH)2固体质量不变 9.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Ksp[Fe(OH)3]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2+

2+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10.已知Ksp(AgCl)=1.8×10

-10

+-

mol·L,Ksp(AgI)=1.0×10

2-2-16

mol·L。下列关于难溶物

2-2

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难溶物的K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 ×10 mol·L

1.8

11.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提示:BaSO4(s)

Ba(aq)+SO4(aq)的平衡常数

2+

2-

1

-11-1

Ks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12.海水中含模拟海水中

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 离子浓度/mol·L -1Na 0.439 +Mg 0.050 -5-12+Ca 0.011 2+Cl 0.560 -HCO3 0.001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 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Ksp,CaCO3=4.96×10 Ksp,MgCO3=6.82×10

-9

-6

Ksp,Ca(OH)2=4.68×10-6 Ksp,Mg(OH)2=5.6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不存在Ca C.滤液N中存在Mg、Ca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13.(12分) 某自来水中含有Ca、Mg、Na、K、HCO3、SO4、Cl,长期烧煮上述自来水

会在锅炉内形成水垢,锅炉水垢不仅耗费燃料,而且有烧坏锅炉的危险,因此要定期清

2+

2+

2-

2+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