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01: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送别怀人类诗歌导学案
一、 送别诗基本知识
1、送别习俗: , , 。
2、送别诗标题常含“ ”、“ ”、“ ”、“ ”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3、风格上: 和 。
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抓意向、析手法、品情感
二、把握常见意象
⑴空间意象:长亭、短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渡口、古道
、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
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
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
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
⑵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秋
: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月夜: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
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
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⑶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芳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
美酒、杜鹃、芭蕉
: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 ,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
乡怀古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三、送别诗的情感
1、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
2、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四、送别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乐景衬哀情; D、托物寓情;E、虚实结合 1:衢洲别李秀才(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3: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