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数学好玩P84—P85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知识课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二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能够顺利的找出规律,大致明白什么是规律,但是抽象出用符号表示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并且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力图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魅力:口头语言的准确,精炼;书面语言的直观、简洁;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基本技能: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基本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观察、思考、表达、运用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创造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白板、PPT课件 学具——学具包(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 教学环节 1.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示:“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数学和大自然密切联系,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数学。出示生活中重复的现象,观看视频和图片:美术课上小学生活动 学生齐读 观察、聆听并思考 环节目标 二次备课 在教师创设 的情景中,感受其他学科隐藏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有规律的重复”现象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可见。 设计者:丁晶 学校:成都市双林小学 朋友的作品,体育课上的口令声,音乐课上的打击乐。 2. 发现规律 示:主题图 (1) 图上有什么? (2)设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并且完整表达。 (1)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出主题图上的物品与人物。 (2)根据刚才的观察,描述物品摆放的规律。 (1)引导学 生有序观察,按着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发现重复出现的规律,并指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思 考,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记录。 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 表示规律 (1)第一次记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些规律呢? 2)展示学生作品,你能试着说一说是怎样表示规律的?教师梳理学生的记录方式:图画、文字、图形等 (3)第二次记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组物品。 先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录的。 教师收集并出示学生作品 猜一猜表示的是什么?他是怎样表示的? (4)老师也表示了一些物品的规律,猜一猜记录的是什么物品,是怎(1)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白纸上记录物品摆放的规律。 (2)学生自主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表示。 (3)学生进行第二次记录,同桌交流,说一说:记录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式,怎样记录的。 (4)学生发现这些符号不仅可以表示花盆的规律,还可以表示样记录的。 (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 (5)比较:比较画图、文字、图形、符号、数字这几种表示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6)小结:我们通常采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来表示规律。 4. 发现重复(1)第三次记录:示体的奥妙 育课的片段,记录口令的规律。 师:看谁记录的又快又准确。 (巡视、指导方法) (2)思考: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根据规律说出下一组是什么吗? (3)组织学生进行方法和结果的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点拨。 小结:我们发现了规律就可以根据规律推断出后面是什么。 5. 体会生活师:规律在我们生活中中的规律 的也非常常见(课件出示 星期、四季、属相) 看了老师找的规律,你们再找找生活中的还有什么规律? 6. 运用规律 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图形),让学生自主进行排列,组合规律,教 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拍照等方式),全班展示。 师小结:我们可以从一组物品的不同角度找到规律。 花盆里的花的规律。 (5)说一说两次动手操作用的是用同一种方法吗?有没有坚持的?为什么? (6)倾听、体会、理解什么是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规律。 (1)学生看视频,听口令,并记录。 全班交流记录的方式。 (2)全班交流,并进行推测。 (3)汇报、互相评价和质疑。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体会规律的简洁性。 通过说一说 的活动完成对重复规律的体会,感受规律是一组一组的呈现。 掌握用符号或数字表示规律的方法,体会重复的奥妙。 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并进行全班交流找出生活中的重复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摆一摆、说一说这些排列组合各有什么规律。 教师利用学 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同一组图形,可以根据属性找到不同的规律。 再次体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