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及其对罪犯改造工作的促进作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12:1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监狱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及其对

罪犯改造工作的促进作用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教育、感化、改造罪犯这一特殊使命。我们改造罪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罪犯转化成为具有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行为意识支配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所容纳的社会合格成员。而教育改造的效果能否达到这一预定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刑期间对罪犯自我改造意识的培养及其行为的养成。意识决定行为,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则是形成良好改造意识并进而产生良好改造行为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基本的保证。因此,监狱心理健康工作,不仅是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对罪犯改造行为和各项改造效果具有重大影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充分利用心理科学方法与手段有效促进罪犯 改造效果,从而确保罪犯改造目标的实现。

一、开展罪犯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意义

开展罪犯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1、罪犯自身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心理健康工作作为罪犯教育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从犯罪动因上分析,每一名罪犯走向犯罪的背后,都存在心理素质和不良的心理状况,要么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自我意识,要么是因为其薄动的心理素质

和不良的心理状态,要么是因为其反社会人格或情绪恶化失控所致。因此,服刑人员群体是一个心理问题多发心理疾病的一个群体,要把他们改造好,首先必须要解决好其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问题得以有效矫治,回复正常的心理健康状态。

2、监狱这一封闭的特殊环境和服刑改造这一特定的生活模式与现实,决定了我们对罪犯开展心理健康维护的必要性。罪犯经历判刑人狱这一重大人生事件,必然导致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挫折,又处于监狱这一陌生、封闭的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受限,行为受到较大限制,同时要面对漫长刑期和较为严酷的服刑现实,必须会产生许多新的心理问题甚至疾病,如压抑、紧张、恐惧、焦虑、孤僻、消极、忧郁、多疑、冲动等,这此异常而消极的心理现象如不及时加以克服和消除,轻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监狱服刑生活和改造要求,重则引发自杀、自残、脱逃、行凶等严重事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罪犯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对罪犯的心理维护,从而有效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维护和促进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健康。

3、罪犯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的现实以及我们贯彻“首要标准”改造罪犯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把罪犯改造成为心理健康、心智健全,具有对社会的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人。服刑人员刑满重返社会,等于是从一个封闭特殊的环境回到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去,服刑人员在回归社会前要具备良好的情绪心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好的意识行为支配能力和意志力,才能适应能力社会的这一变化,并认真遵守好社会规则,从而被社会重新接纳和融入,而

不至于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因此,开展罪犯心理健康工作,不仅是有效促进教育改造效果,保持监狱安全稳定和谐的需要,更是认真贯彻“首要标准”把罪犯改造成为社会合格守法公民这一基本改造目标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

二、心理健康的工作对教育改造的促进作用

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而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达到有效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目的。

1、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罪犯的自我认识压力,正确认识自身已有的不良心理问题,从而自学地开展自我矫治。错误的认识和模式、失衡的心绪状态、部分人格缺陷或心理障碍等不良心理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罪犯改造态度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提高罪犯的心理认识能力,帮助其对导致自身错误的观念、意识、行为背后的不良心理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从而使罪犯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和不良恶习进行理性反思,并由此产生悔改意识,从而增强罪犯自我改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过去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主动加以改正。

2、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有效清除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产生各种消极不良心理现象,维护其心理平衡,促进服刑人员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整体和谐稳定,预防和避免狱内各种严重事故的产生,达到维护监管安全稳定、促进教育改造效果的目的。如前所述,服刑期间罪犯极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疾病,但通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