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3:55: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写儿童诗》习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增强创作的信心。

2.使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发挥想象,使用正确的语言创作儿童诗。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技巧,激发对儿童诗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诗趣

1.师:夜深了,星星都疲倦地眨着眼睛,只有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路灯下一个人也没有,你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这样的声音──(课件播放“呼噜声”)

2.师:这是什么声音?(呼噜声)在寂静的夜晚,这样的声音是多么令人心烦啊!然而,有一位叫陈锦的小诗人却对这种声音情有独钟,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爸爸的鼾声。

(二)赏诗引路,领悟诗性

1.课件出示《爸爸的鼾声》,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诗,大家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与咱们平时读的文章相比,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分行)

2.再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找出你觉得写得最美的那句诗。(比喻,想象)

3.指导感情朗读。

(1)诗人由爸爸的鼾声想起了山上的小火车,想起了美丽的森林,甚至担心起火车的安危,这些想象里,包含着诗人对爸爸怎样的感情?(热爱)

这首诗不但形式美观、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更饱含感情。

(2)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吧!齐读。

(三)激发想象,试编诗歌

1.师:你瞧,诗人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和一对非凡的耳朵,能够从令人烦燥的事情中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能够从不那么动听的声音里听到值得回味的内容。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和这样的一对儿耳朵呢?咱们不妨来测试一下!

2.出示《风》,补充词语。

3.游戏--我是木头人

(1)出示“我是木头人”游戏规则。

(2)出示《木头人》诗歌,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句子。

(3)出示完整《木头人》诗歌,指导感情朗读。

(四)拓展思路,自主创编

1.出示各种美图,请同学用诗意的语言描述。

2.自主创编小诗。

3.指名创作好的学生上台汇报,并简单点评。

(五)诗趣盎然,小结收尾

出示《我希望》,师朗诵,寄托希望,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