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6:02: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观沧海 曹操

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一.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

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这首诗的主旨

是 二.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三.1、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

2、 请默写在写秋的思想感情上与曹诗相近的一首诗(词).

四、1.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观沧海”一词统领全诗。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

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的丰富奇特的想像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是合乐时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

2.对《观沧海》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地点,侧面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实地写出了大海吞吐万物、包罗万象的奇观。

3.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6.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7.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主旨:淡淡的乡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一.1. 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