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名词解释(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9 7:16: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感慨:

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都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1.简单介绍(比如说红山文化,开头先来一句: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2.时间(哪个朝代的)

3.地点(一般指发现地或应用的地方等)

4.包含内容(都发现了什么或者是干什么用的或者有什么特点或者有的名词需要说一下其形制等) 5.简述历史(诸如延续年代等亦可归入时间范围里面去)

6.意义(一句话概括意义及重要性)一般不一定说全,只要这几点里有的都说上且说对均可拿满分。

空首布

空首布是中国早期的金属铸币,有耸肩和平肩两种,大小不一。1956年山西省侯马出土的耸肩尖足空首布,形体较大,一般通高为

13~15厘米左右,每件重量(含布首泥芯)在34~44克之间,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平肩空首布一般体形稍小,有的上面铸有地名。金属铸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业交换的发展,而商业交换的一般发展途径是从实物交换经一般等价物再形成为金属铸币作中介的,故中国这种最初的铸币形式多取自生产工具,空首布就是仿照农业工具bo的形式。 越窑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饕餮纹

饕餮纹,青铜器常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长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据此,宋代的金石学家将青铜器上的动物颜面形象或以动物颜面形象为主的纹饰称之为饕餮纹。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 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

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在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表明北京猿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青铜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色泽光亮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

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

1

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百炼钢

我国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除“百炼”外,古代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九炼”之说。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中说:“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可见百炼钢是质量优良的钢。 凭几

古时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可见是供辅助用的家具。

李柏文书

20世纪初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古代竹木简牍和纸帛文书,在书法史上《李柏文书》就是其中最有价值和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它出土于新疆,共有三张纸,是一封信札的三次草稿,文稿现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根据史书可知,书写者李柏与王羲之同时代,大约生活在东晋咸和至永和年间(330—350年),所写的字基本上属于行书,仍带有明显的隶书笔意,笔画提按分明,尤其是第一稿,墨色较浓,笔画较粗重,隶意最多;而第二稿、第三稿的书写比较随便,连笔增多,气势更加连贯畅达,行书的特点更鲜明。《李柏文书》的出土,为研究东晋时代的书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石家河文化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邓家湾似为专门产地,通过交换输往各地。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3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钟祥六合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

半坡文化

约前5000-前4300年,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今陕西西安东滻河东岸半坡村。其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现发现40余座建筑遗址。据推测,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年妇女过配偶生活的住房,住房之间散置许多储藏窖穴。半坡类型的工具用石、骨、角、陶制成,有开垦耕地、砍劈用的石斧、石锛、石铲,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谷物的石碾、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以农业为主,发现粟的遗存。主要家畜是猪、狗、鸡,黄牛可能也已家养。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出土许多石、骨镞和石网坠,还有些带倒钩的鱼叉、鱼钩以及石矛。有一种制成颗粒状麻面的陶锉,可能是鞣制皮革的工具。陶器以粗质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鉢所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在圆底鉢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

夏家店上层文化

中国北方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之所以命名为“上层文化”,乃是为了与同样在夏家店垂直出现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区别。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分布范围北至查干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流域,东南到凌河上游,东北至敖来河、孟克河,西南达承德地区,以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最为密集,系中华民族史上影响较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族所创造,被史学界称为“东胡文化”。先后出土了多为本土铸造的大量青铜器,融中原和漠北青铜文化于一体,

2

与中原同期青铜文明互相影响、互见短长,工艺精湛,特色鲜明。 夏家店上层文化

中国北方的晚期文化。年代相当于公元前1000~前3000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及辽宁省朝阳地区、河北省承德地区。据,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林西县大井遗址的数据,年代相当于商周之际;而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南的遗存,年代都比较晚。在燕秦长城以南地带发现的遗存,都较燕秦所代表的战国时期的文明为早。该文化最早在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后遗址发现,当时称为赤峰第二期文化。1960年在赤峰夏家店遗址发掘时,从所谓赤峰第二期文化中分析出一些不同时代与文化的遗物。为区别于以前的认识,另称之为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5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所表现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工具有磨制的石铲、石刀和打制的石锄等。饲养牛、马、猪、狗等家畜。居址多位于沿河两岸的高地上。较大的聚落周围有石砌或夯土筑成的城墙及壕沟,聚落内的房屋从数十

至百余座不等。居室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土坯、石块垒砌成的地面房。聚落附近有墓地,大甸子墓地埋有墓近千座,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别,反映出当时居民已有贫富与等级的差异。该文化的青铜器主要是耳环、指环、杖首等小件物品,但已掌握用内外范铸造薄壁铜器的技术。另有金耳

环等。居民盛行占卜习俗。陶器上彩绘各种图案,多以白色画出云纹,用红色勾勒填地,有些纹样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相似。

鸟虫书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虫书、鸟书、鸟篆、鱼书。是以篆书为主体的一种美术字体。开始仅在篆书笔画之外连缀一些鸟或虫的形状,后发展到以鸟虫形状代替篆书笔画。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上常用鸟虫书作纹饰。鸟虫书开始只是为了美观,后因其笔画复杂,花样繁多,难于仿造,也用它写证件,亦多用于符信印鉴。鸟虫书的字体结构随意改造,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骈枝。

东下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走马楼孙吴简牍

1996年考古工作者于长沙市走马楼发掘了历代古井50余口。在其中一口袋状圆井内,出土了带有三国时期孙吴纪年的简牍约10万片,包括竹简、大木简和木牍、封检和和签牌等。走马楼吴简的内容主要为地方文书档案,包括司法文书、黄簿民籍、名剌、缴纳赋税以及出入仓库的簿籍等种类。简牍的字体介于隶书、楷书、行书之间,还有一些优美的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走马楼孙吴简牍的发现,为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相关典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走马楼简牍

走马楼简牍是在长沙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出土的一批简牍,主要包括三国吴国纪年简牍和西汉简牍。其数量超过历代简牍的总和。1996

年长沙在市中心修建平和堂商业广场时,三国吴国简牍在一口井里被发现。总数量高达14万余枚,超过中国历代简牍出土的总和。2003年位于走马楼的湖南省供销社修建综合楼,在新发掘的8号井内再次发现多枚西汉简牍。简牍总数达到1万余枚,主要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走马楼简牍对研究吴国及西汉历史制度等有重大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