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5:5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委婉语研究综述
(王丹 20084598)
摘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委婉语的定义和功用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委婉语的现状以及目前委婉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委婉语 定义 功用 研究现状 研究方向
引言: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并且使用范围和社会功能在不断扩大:维持语言禁忌的施使和效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委婉语中可折射出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委婉语的使用也反映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和语域、语体差异等言语交际规律。
一、关于委婉语定义的研究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国内各学者一直都有争论。1989年,伍铁平教授将利用语义模糊构成的委婉语归纳为四类:1、利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例如在中国用“红灯区”泛指“一切娱乐场所的汇集地”。2、利用同属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大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小的词语。3、利用不属于一个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4、利用一个精确词语婉指另一个精确词语。委婉语的实际应用,从语义学的分类情况来说,其理性意义是语言交际的核心因素,但其联想意义的应用亦是非常重要。Leech(1974)认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应意义和搭配意义都应属于联想意义。
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的邵军航在他的《委婉语的定义》(2008年)一文中则这样定义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或言语现象,委婉语应该有其表达或描述的对象;作为对某些表达的替代,委婉语应该有其被选择的原因或动机;作为一类语言或言语现象,委婉语应该有区别于其他范畴的特点及表达的手段或方式。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李军华教授在《关于委婉语的定义》(2004年)一文中也指出: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委婉语的“语”,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语音、语词和语句, 可以体现在语词、语句甚至语篇的不同层面上;“委婉”可理解成由语言手段和言语手段构成
的种种方式、技巧。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关于委婉语的传统研究, 英语主要限于与禁忌语相对待的范围;汉语则主要是看作辞格系统中的一种方式。事实上, 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表达者不直说本意, 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根据是否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特点, 委婉语系统由规范委婉语和变异委婉语构成。
由此可见,委婉,是言语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Euphemism 一词源自希腊, 其原意是“说话好听”、“好听的话”。现代英语词典给euphemism的定义是“温和、含糊和迂回的说法对粗俗、生硬和直率的替代。”汉语中与euphemism 相对的是婉曲, 又叫婉言。它是指因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 而采用间接含蓄、迂回曲折的方式。
二、关于委婉语功用的研究
束定芳在他的《委婉语新探》(1989年)中指出:委婉语具有心理作用和社会作用,有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象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这就是使用委婉语的心理作用,它能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时的心理障碍,减少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在委婉语功用上的研究者主要有束定芳、徐金元、王松年、李晓虹等。
委婉语的社会作用是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在学术界差不多已达成共识,一般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礼貌避讳,例如:在公共场合下,“上厕所”常被“如厕”、“更衣”、“洗手”、“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等方式来表示婉指。2、积极作用,委婉语常常用来代替一个带有令人不悦的语义的词。3、幽默讽刺,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是把残酷的事实寓于幽默中。4、掩饰欺骗,委婉语的使用常常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总是披着一层美丽诱人的外衣将它丑陋的事实隐匿于美好中。这种委婉语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政治,政府和军事领域去掩盖事实。军事演习中炸弹、炮弹、导弹造成的平民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被称collateral damage(附带损伤);美军误击英军,是friendly fire(友善开火)。
三、国内外委婉语研究现状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 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西方学者很早就对委婉
语进行了研究。早在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 Gorge Blunt 就在英语中首次引用了 euphemism一词,并给了这样一个定义:(Euphemism )is a good of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 。相继有很多学者( Menken,Bolinger,Neaman and Sliver) 对委婉语进行研究,其中 Menken(1936)在《The American Language》一书中非常细致地探讨了委婉语是如何产生并且流行起来的。英国学者 James George Frazer,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委婉语的学者之一在《A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1991)一书中,Frazer 利用了大量的篇幅(四个章节)来研究禁忌语言、行为、事物和人名。
1981年,英国语言学家Hugh Rawson 编纂了词典《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 and Other Double——talk》,这本词典总结了英、美语言学家在委婉语研究方面的成就。国内学者束定芳给予这本书高度的评价。1983年,美国学者Neaman和Sliver出版了词典《 Kind Words——A Treasure of Euphemisms 》,其中详细描述了委婉语的起源、历史、发展和变化。1985年,D.J.Enright 出版论文集《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 》一书,其中收集了很多探讨委婉语的论文,为今后对于委婉语研究提供了资料。1991年,Allen 和Burridge出版《Euphemism and Dysphemism 》一书,这本书对于从语用角度来研究英语委婉语的学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是国内委婉语研究者参考最为频繁的著作之一。
国内对委婉语也有很多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研究的:1、语义学(如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 1994 等);2、社会语言学(如吴礼权,1987;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1989;吴松初,1996;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1999)3、修辞学,汉语言学家主要从这个角度研究委婉语(如陈望道,1976等);4、心理学(如吴礼权,1998;孙汝建,1996);5、语用学(如束定芳,《委婉语新探》1989;束定芳和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1995;伍小龙,1996;徐海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1996)。束定芳(1989,1995)根据 Grice 和 Leech 的理论,阐述了委婉语的使用与语言交际过程的三个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的关系,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委婉语的问题,这对委婉语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内对于委婉语的科研论文也为数不少( 1994—2010 这十几年,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关委婉语研究的论文就达700 余篇)。
然而,我们发现,委婉语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的专著比较少,参考文献比较单一,主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参考文献是 Judith S.Neaman 和 Carole G.Silver 合著的词典《Kind Words 》(1983)、Keith Allen 和 Kate Burridge 合著的专著《Euphemism and Dysphemism: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 》(1991)、D.J.Enright 主编的论文集《Fair of Speech:the Uses of Euphemism 》(1985)、刘纯豹主编的《英语委婉语
词典》(1993) 等;二、英汉委婉语对比和翻译研究做得比较少;对委婉语的机制的研究很少,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委婉语的研究更少。梁艳春(2003)、邵军航和樊葳葳的《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2004)对委婉语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四、委婉语研究方向
以往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委婉语的功能和目的、构造手段、种类划分等方面,
国内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是从语义学(如刘纯豹,1994等)、社会语言学(如吴礼权,1987;李国南,1989;吴松初,1996;彭文钊,1999);修辞学,汉语言学家主要从这个角度研究委婉语(如陈望道,1976等);心理学(如吴礼权,1998;孙汝建,1996);语用学(如束定芳, 1989)。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这一角度对委婉语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从研究角度来讲,是对委婉语研究的一种补充。
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转喻等理论,语用学的礼貌原则、面子理论、指示照应理论,心理学的行为动机理论,对委婉语产生动因、构成手段、委婉机制、等进行研究。
五、结语
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无时无刻不在起着变化。张宇平(1998)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制度更改,某些事物自身会有所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也会有所变化,从而导致了委婉语的变化。一方面某些旧的委婉语已随着或将随着旧事物,旧现象的消亡而消亡;另一方面,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产生又会产生许多新的委婉语。比如古代体现出严格等级意识的“死”的委婉及避国讳等现象都已成为历史。人们可直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再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是一种新现象,其本意是“控制生育”或“节制生育”,使用“计划” 二字避免“控制”或“节制”的强制性。又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拉撒是难以启齿,不值得说明之事,所以人们常用比较隐讳的词来代替它,如“更衣”、“出恭“等。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常常用“洗手间”、“方便”等词。可见,语言是发展的,委婉语也是发展的。因此,我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也是发展的,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军华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 2、 胡蓉 《委婉语的功能》 3、 邵军航 《委婉语的定义》 4、 伍丹琼 《委婉语研究综述及展望》
5、 李桂莉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 6、 邵军航 樊葳葳 《委婉语的分类研究》 7、 徐海铭 《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
8、李军华 《规范委婉语的特征与构成方式——委婉语构成系统研究之一》 9、束定芳 徐金元 《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 10、邵军航 《委婉语研究》 11、束定芳 《委婉语新探》
12、彭文钊 《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