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22:05: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13. 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2分 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2分)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2分)” 

14.(1)表现了诗人访袁拾遗不遇的伤感以及对其被流放的愤愤不平之心。

(2)“闻说梅花早”一句借物寄托作者的感情。诗人通过写袁拾遗被流放的“江岭”气候温暖,梅花早开的景色,由物及人,以物寄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同时诗人巧妙地用景物与人物的心情相比,写出虽然江岭景物美好,但毕竟不是袁拾遗的故乡,无法解开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体会身处江岭的袁拾遗的心情,又一次巧妙的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和思念。

15.(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4分)(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2分)

16.[要点](1)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 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学生答此题,不必求全。上述各点可任选,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赏析。

   (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17.(1)才名  低沉(意思对即可)  每空1分

(2)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成春。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2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对即可,2分)

18.(1)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2)这支散曲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绕有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19.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20.(1)答: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3分)

(2)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

向上的积极精神。(3分)

21.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两类人在天大旱的情况下的不同行为。 ②“箫管”指吹打奏乐;“朱门”指富贵人家。③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的不满,同情贫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的统治者。 22.(1)喜悦、赞赏;贬斥、嘲讽。(或用其它近义词)(2)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答“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 23.这首诗是一曲昂扬的励志高歌。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本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盛赞秋气,描绘了一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秋景图:秋高气洁,碧空如洗,一鹤冲霄,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接着用“便引诗情到碧霄”,暗寓自己虽然被贬,但又不甘低沉、傲然向前的高远志节。

24.(6分)(1)主旨: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2分+2分)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2分)得分点:空间、立体感、浩然正气;写突出正气充满天地也对。不陈述理由不给会。说“秋后”好,只要言之成理也给分。

25.①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1分)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1分)(两个得分点全有得3

分)。②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1分),由实而虚(1分),从侧

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1分)

26.(1)写出了作者夏夜行走在黄沙道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和农村丰收在望的景象,流露了作者的欢乐情绪。(“景物”、“景象”占2分。答“……所见所闻”只给1分。如只是抄摘辛词中诸如“明月”等词语而不概括,只给1分。“情感”占2分。)  (2)“别”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鸟鹊都惊动起来。写得生动形象,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两层意思各占1分)  (可参看第五册(语文读本)中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一文)

27.(1)“草色遥看近却无”(1分)。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1分)(2)一般性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4分) 28.(6分)(1)只怕触景生情勾起无法排遣的怀乡之情。(2)蕴含了羁怀旅思,抒发了浓烈的思归之情

   两题各3分,只要大体扣住怀乡思归一类意思,均可酌情给分。

29.①湿  寒  (每字1分) ②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想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应涉及“诗从对面飞来”1分,“悲婉”1分,“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1分,全对4分) 30.(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

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一点2分意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 31.(6分)(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32.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

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