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4:26: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以及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培养大家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大家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大家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大家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大家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

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使大家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机、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 12×8= 二、探究新知

6×40= 32×20=

200×20= 150×4=

80×50= 240÷2=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大家阅读课本第25页例1 例1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 8×3=24(分) 24分=2角4分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思考并互相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3)大家讨论汇报:

引导大家明确:以上3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教师明确: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启发大家结合例题明确:

第①题里的单价是8分,数量是3支,总价是2角4分.求总价是8×3=24分=2角4分(板书)

第②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求总价是70×2=140(元)(板书)

第③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4千克,总价是26元.求总价9×4=36(元)(板书) 从上面3道题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并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4)反馈练习:

①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②做一做: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大家阅读课本第26页例2

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亩产菠菜150千克,4亩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论思考:

①这两道题都是说的什么事? ②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③这两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求总产量是怎样计算的? ④从上面两道例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引导大家汇报:

这两道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

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①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求总产量25×3=75(棵)(板书)

第②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求总产量150×4=600(千克)(板书)

从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产量乘以数量等于总产量.

师生总结归纳:板书: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