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1:5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几点:第一,死刑的威吓作用是多余的。只要刑罚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可以发挥其效用。第二,死刑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统治者为了加强死刑的威慑作用,一般都公开以残酷的手段执行死刑。因而在大部分人眼里,死刑等酷刑己成为一种表演。第三,死刑的影响是暂时的。贝卡里亚从心理效应的角度论证说:?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的印象。?第四,死刑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环境。这是贝卡里亚等启蒙学者反对死刑的主要理由。他们认为,很多人犯罪是由于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情感,心灵很残酷,而这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死刑起着纵容人们流血、树立残暴榜样的作用。以暴行镇压暴行,只能造成暴行的恶性循环。第五,死刑的错误是不可挽回的。关于司法错误问题,’贝卡里亚在 《 论犯罪与刑罚 》 一书中尚未提及,在 1792 年 1 月 12 日的一份文件中,贝卡里亚提出此问题。他写道:?从对一切法制的考察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足以判决罪犯死刑的证据是不能排除相反的可能性的。既然如此,即便两名以上见证人出证,即便所证明的犯罪嫌疑是大量的和相互独立的并备有犯人的供述,这些证据的任何一个都超不出道德肯定性的限度。而经过很好考查的道德肯定性仅仅是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在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考察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根据这种自认为驳不倒的证据,一些被臆断的罪犯被判处了死刑。? 由于司法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死刑的适用就使这些司法错误成为无可挽回的。贝卡里亚对当时刑事诉讼中普遍实行的刑讯制度深恶痛绝。他一一批驳了各种为刑讯辩解的理由,指出,刑讯制度之所以荒谬,是因为它无视人的肉体感受性对意志的决定作用。他辛辣地讽刺说,既然每个人的气质和算计都随本人
76
体质和感觉的不同而不同,那么数学家可以根据无辜者筋骨的承受力和皮肉的敏感度,更加准确地计算出使他招供的痛苦量。贝卡里亚这些振聋发聆的论述,立即引起宗教和保守势力的惊慌。威尼斯共和国当局因为它所实行的秘密控告制度受到贝卡里亚的批判,授意教士费尔迪南多 〃 法基内(凡记加印 ldo Fac 〃 Chinei )撰写了 《 对题为<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往评 》 , 1765 年 1 月出版。该书列举了 《 论犯罪与刑罚 》 一书作者的七大罪状:一、不承认由先知先觉的?永恒立法者(上帝) \所制定的正义原则。二、指责基督教实行过迫害活动并对世间的苦难负有责任,只字不提基督教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因而作者是基督教的敌人。三、认为异端邪说不属于犯罪,并对宗教裁判所发表了裹读性言论。四、宣传个人利益比整个社会的利益更为重要。五、指责本世纪的所有君王都是暴君。六反对君主拥有科处死刑的权力。七、以阴暗的笔调描写教士和天主教的一切神职人员。 面对这些指控,贝卡里亚害怕了,他表白说:?我希望做人类的保卫者,但不愿为此做殉道者。?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当看到我的书被出版后,’我打了一个寒战,对被驱逐出米兰的恐惧使我辗转不眠。我感到连最廉正的法官也可能善意地谴责我,因为我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谈论了犯罪与刑罚问题。当以后神父们对我进行陷害时,我就再也不能生存下去了。?的确,虽然当时在伦巴第已经正式废除了宗教裁判所,但任何对宗教信条的攻击仍然会大祸临头。这时,又是韦里兄弟挺身出来帮助贝卡里亚,他俩夜以继日,在五天内写出了 《 对一篇题为<对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注评>的文章的回答 》 ,逐点批驳了法基内的攻击。这本书虽然是韦里兄弟写的,但却署名贝卡里亚。贝卡里亚自己也在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第二版前面增加了一篇 《 致读者 》 ,公开表示他对君主的忠诚和顺从,声明他无意低毁
77
宗教,也不想当作乱者,请读者们不要听信对他著作所做的错误解释。在保护贝卡里亚免遭处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是一位上层大人物,即当时米兰的行政首脑卡尔洛,费尔米安伯爵( C 巨 rloFim 五 an1716 一 1782 )。此人思想开明,同许多艺术家、作家和知名学者关系密切。 《 论犯罪与刑罚 》 一出版,费尔米安就读了它,并且很赞赏其中的观点,认为与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他在一篇注释中写道:?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以对人类的极大热爱和极丰富的想象力写成的。?费尔米安立即给当时统治着伦巴第地区的奥地利中央政府写信,报告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出版,力排众议,给予该书及其作者以积极的评价。很多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认为,当时如果没有费尔米安的保护,贝卡里亚将受到追诉。尽管贝卡里亚没有遭受到实际的宗教迫害,但是,从 1766 年起, 《 论犯罪与刑罚 》 被列入天主教会的禁书目录中,理由是它过份地宣传了理性主义哲学。 1949 年出版的 《 天主教百科全书 》 中有关贝卡一里亚的辞条,仍然为天主教会的官方谴责辩解。直到 1962 年,在教皇乔万尼二十三世召集的教会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废除包括 《 论犯罪与刑罚 》 在内的禁书目录;第二年在纽约出版的 《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 》 也正式为贝卡里亚平反,承认他为 18 世纪的刑事改革做出了?比任何人都更多的?贡献。除来自宗教势力的低毁外, 《 论犯罪与刑罚 》 也遭到当时一些权威法学家的指责,如著名法国法学家穆雅尔 〃 德 〃 沃格兰( Mu ?吐 de VouglanS )曾认为,这本书?根本不是在就有关犯罪和刑罚方式问题给人以启示,相反是要引入一种危险的制度和一些新的观念,它们一旦被采纳,将颠覆至今组织优良的国家所接受的法律,并且严重威胁宗教、道德和最受尊敬的政府规范?。他特别反对贝卡里亚有关废除刑讯的观点,辩解说,刑讯在无数世纪和无数国家中的使用和普
78
及证明它具有功利。至于对贝卡里亚关于死刑学说的批判,则更为尖锐、激烈和广泛,并形成了持续至今的一场世界范围的大论战。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出版给贝卡里亚带来更多的是赞扬、敬佩和拥戴。书刚一出版,伯尔尼的爱国者协会在尚不知作者是谁的情况下就作出决定,向作者授予金质奖章,赞扬他是一位?敢于为保卫人类,反对最根深蒂固的偏见而呐喊的公民?。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第一版就被抢晌一空,紧接着便不断再版。 1766 年该书的法文译本出版,并在一年内再版 7 次。同年,第 1 个德译本出版。 1767 年在伦敦和都柏林分别出版了 2 个英译本。 1768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荷兰文译本。 1772 年出版了波兰文译本。 1774 年该书被翻译成西班牙文。 1802 年被翻译成希腊文。 1803 年被翻译成俄文,献给亚历山大一世,并根据这位皇帝的命令在彼得堡发行。据估计,在 18 世纪末,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各种版本不下 6O 种。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早对 《 论犯罪与刑罚 》 发生兴趣的是著名作家伏尔泰。 1765 年 10 月,已经 70 多岁的伏尔泰读完该书后非常兴奋,他在一封信里写道:?我今天开始读意大利文的 《 论犯罪与刑罚 》 ,看上去像是很好的哲学。作者是我们的兄弟。?翌年 6 月,伏尔泰看望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法文本译者莫雷莱( A 刀动陀 Morellet )时,同他讨论了此书。事后,莫雷莱写信告诉贝卡里亚:伏尔泰很赞赏他的书,并对贝卡里亚抱着崇高的敬意。就在这时,一位为岁的法国青年骑士拉 〃 巴尔(肠 B 缸扮)因对耶稣受难不敬而被判处死刑。根据判决,他应先受刑讯,然后割掉舌头,砍去脑袋,最后再将尸体投人火中。这一残酷的刑罚对伏尔泰震动极大,他下决心同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作者一起投身于反对非人道的刑事制度的斗争之中。几个星期后,伏尔泰写了一本题为
79
《 关于处死拉 〃 巴尔骑士的报告 》 的小册子,接着又写了 《 关丁<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评论 》 ,均系匿名发表。书中,伏尔泰结合这个实例宣传了贝卡里亚的观点,并论证了现行刑事制度的缺陷和矛盾。(评论 》 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附人 《 论犯罪与刑罚 》 的一些版本之中。贝卡里亚对伏尔泰敬仰已久,他早就盼咐过他的日内瓦书商把伏尔泰的所有著作都寄给他。在他收藏的伏尔泰著作中,有不少他写的旁批。 1767 年贝卡里亚曾计划去瑞士看望伏尔泰,但因各种原因没有成行。但是,两位伟人之间经常通信,遗憾的只是一直未能会晤。伏尔泰赞誉贝卡里亚是?一位仁慈的天才,他的杰出著作教育了欧洲?。
1765 年初,贝卡里亚的一位朋友,数学家保罗 〃 弗里西( PaOlo Frisi )把一本. 《 论犯罪与刑罚 》 寄给了法国著名数学家、?百科全书派?学者之一达兰贝尔( D ' Alelll 悦 rt ) ,后者立即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建议另一位?百科全书派?成员莫雷莱将它译为法文。莫雷莱毅然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完成这一任务。他重新编排了章节次序,将全书划分为 42 章。 1766 年 1 月 3 日,莫雷莱给贝卡里亚寄去了刚刚出版的 《 论犯罪与刑罚 》 法文本,并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先生,尽管我还未能有幸与您认识,但我认为我有权给您寄一份我译的您的著作 《 沦犯罪与刑罚 》 。所有国家的文人相互间都由比联系同一国公民、同一城市居民和同一家庭成员更为紧密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因而我希望同您建立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希望您不要拒绝一位您虽不认识但却爱戴您并对您怀有友谊的人,这种友谊产生于对您那杰出著作的阅读。同我有亲密友好关系的达兰贝尔去年 6 月借给我一本您的著作,我兴奋地阅读了它。他劝我中断一切其他工作,把这本书译成我们的语言。说真的,用不着劝告,我也会承担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