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二章 章末总结提升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0:15: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知识网络]

[触摸高考]

主题一 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分区

1.(2014·山东卷)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1

A.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D.②处和④处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布局及其影响。组团式城市布局受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图中城区布局较为分散,延长了居民的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城区之间的联系,基础设施投资大。图中各城区间有林地分布,林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故选B项。第(2)题,考查城市规划及功能区分布的相关知识。物流园区要求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区,①处邻近高速公路出入口,紧靠公路,且位于城区附近;化工园区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城区外缘的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和河流下游,③处符合上述条件。故选A项。

答案:(1)B (2)A 主题升华

1.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

(1)“风”——注意图中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居住地。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要求,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或点,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2.除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图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一个城市的功能区的分布和变化?

2

(1)地价的高低和变化:地价曲线是最直观的表达形式。(2)人口密度的分布和差异:商业区人口密度最大。(3)城市用地类型的比例、集约程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少)和时空变化:商业区的集约程度最高,商业区在市中心所占比例最大、工业区在郊区所占比例最大。(4)就业人口的类型和分布:商业区多第三产业人员,工业区多第二产业人员等。(5)不同功能区的景观展示:如商业区多高楼大厦,建筑物稠密等。

主题二 城市等级和城市的服务范围

2.(2018·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C.资金供应较充裕

B.更接近消费市场 D.更易招募劳动力

(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