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摄影技术与影像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1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乳腺摄影技术与影像标准

乳腺X线摄影上岗指南编委会 1.概述

1.1乳腺摄影体位的命名

乳腺摄影体位设计是一种近期经历显著改变的技术,不正确的体位是评价临床影像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当使用常规X线设备进行乳腺X线摄影时,体位设计仅局限于操作者手法调节人体的位置。随着专用乳腺摄影设备的改进,允许X线球管旋转,使得乳房体位设计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在常规摄影体位(内外斜位和头尾位)的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解决了乳腺摄影体位设计应适应于患者的特殊习惯和乳房问题。今天,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和放射技师,可以凭借体位设计的变换来提高乳腺癌的检测率,以及对病变评估的提供帮助。

乳腺摄影体位将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而设计,如筛检性乳腺摄影(Screening mammography);用于乳房病变确切定位的照片;用于对病变进一步定性的照片。同时也包括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乳腺摄影的方法。

美国放射学院(ACR)有一个完整的以标准乳腺摄影术语来执行的乳腺摄影体位命名(见表1),很值得推荐。

表1 体位标准命名和缩写

标识编码 目的 方位性

右 R 左 L 摄影体位

内、外侧斜位 MLO 常规标准位 头尾位 CC 常规标准位 90°侧位

内、外侧位 ML 定位、定性 外、内侧位 LM 定位、定性 定点压迫位定性

放大位 M 定性 夸大头尾位XCCL定位

乳沟位 CV 定位

腋尾位 AT 定位、定性 切线位 TAN 定位、定性 旋转位 RL(向外侧旋转) 定位、定性 RM(向内侧旋转) 定位、定性 RS(向上旋转) 定位、定性 RI(向下旋转) 定位、定性

尾头位 FB(从下向上) 定性 外、内侧斜位 LMO 定性 上外一下内斜位 SIO 定性 植入物置换 ID 加强乳房

1.2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

乳腺摄影照片是重要的医学资料。乳腺摄影照片的标准标记对于确保照片避免丢失或错误解释十分重要。除了体位名称和方位性之外,所有标记都应尽量远离乳房。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可分为三类:(1)必须标记;(2)极力推荐标记;(3)推荐标记。

作为永久的必须标记,应包括以下信息:单位名称、患者姓名、唯一的患者标识号和检查日期、方位性指示 (R/L)和摄影位置的不透X线的标记物,放在最靠近腋窝的乳房一侧附近。唯一的患者标识号是如病历号或社会保险号、出生日期等。 这些标记物应放在暗盒托盘上以利于从上方直接读取。它们的排列不应过于分散,但要能清晰读出。乳腺摄影体位的标准缩写已统一规定,有利于在使用中消除一个单位与另一单位间的迷惑。

推荐使用暗盒/增感屏标记(通常在增感屏上写或压上阿拉伯数字),用于识别出现伪影或缺陷的增感屏;具有一台以上设备乳腺摄影设备的单位,应设置设备编号,通常用罗马数字以及从事检查的技师用唯一不重复的首字母作为标记,放在指定的患者标准号区域或在暗盒托盘上,使用不透X线的字母。单位应保留一个技师和他们的标识用首字母的日志。 当前在国内乳腺摄影的普及刚刚开始,第一步首先要把“必须标记”落实、做好。

至于极力推荐标记和推荐标记,建议参看“乳腺摄影质量控制手册ACR1999年版(中文版)”。

1.3乳房压迫

正确实施压迫是乳腺摄影中影像质量的一个最易忽视和最重要的因素。压迫的主要目的 是规则地减少乳房厚度,以利于X线束从皮下区域到胸壁更加容易和规则地穿透。压迫减 小了物体-影像接收器的距离,分辩率得到提高;压迫还使得乳房内的结构分离,降低病变 影像模糊不清带来的假阴性解释的可能性或正常组织的重叠而导致的解释成假阳性;适当的 压迫使得乳房平展为更加二维性的结构,从而提高密度的一致性;易于区分如非对称常组织 和囊肿等可承受较大压力的低密度良性结构和较小压力较高密度的恶性病变;

通过减小乳房厚度,适当的压迫减小了适宜曝光所需要的乳房剂量,同时散射线的减少 提高了对比度;此外,适当的压迫固定了乳房,减少了产生运动模糊的几率,同时使得乳房 结构更靠近胶片,提高了几何锐利度。

使用后面与下面是90°角的坚硬的压迫装置可获得这样优质的图像。推荐使用后缘平直 而非环状压迫装置的原因是,沿乳腺摄影胶片后面的乳房组织应规则压迫,它是平直的,而 非有曲度的。在压迫过程中,压迫器应保持与影像接收器平面平行,此偏差不能超出1cm 范围。这对于在乳腺摄影中使用较低穿透力的低能量X线束(25~30kVp)时尤为重要。

患者乳腺实际可被压迫的最大程度和患者当时可以忍受的压力的掌握。最小程度时,乳腺压 迫后组织是紧张的。乳房压迫紧张时,轻轻叩打其皮肤不会出现凹陷。最大程度时其压力应 不会引起疼痛。因此,适当的压迫位于组织紧张和不致疼痛的范围之间。

如果患者已经准备好做此项检查,且检查中缓慢压迫,与不情愿做此检查且压迫迅速相比, 患者通常能够忍受较大的压力。在检查开始前,放射技师与患者间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十 分必要。患者应被告之压迫是怎么回事,它将持续多久以及它的必要性,同样能提高患者对 压力的耐受性。应该解释压迫会引起不舒适,但不会疼痛,压迫会大大提高检查的质量。对 于有些妇女,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她们的乳房组织变得十分敏感。对这些妇女,乳腺摄影应 在她们的乳房最不敏感进进行。这些乳房尤其敏感的妇女患者应在进行乳腺摄影检查之前, 由药物治疗来缓解乳房的触痛。

严格地讲,加压装置和暗盒托盘的顶部应在每一患者检查完毕后进行清洁。通常可以使用低 活性皂和水清洗。为了避免损伤加压板,应遵循生产商品推荐方法进行清洁。

2.摄影体位选择

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是所有乳腺摄影常规采用的体位,且能够满足乳腺检查的需要。由于它们可能是唯一采用的两种体位,因此必须最优化的得到执行。

尽管人们希望在常规体位中显示乳头的轮廓。但乳房体位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显示乳房组织。因此,不应仅为了显示乳头轮廓,而漏掉乳房组织。当乳头轮廓在任何一个体位均不能显示时,可额外附加一个体位来显示乳头轮廓。

2.1内外斜位(MLO)

正确的内外斜位具有在单一体位中使所有乳房组织成像的最大机会。

⑴在此体位中,暗盒托盘平面与水平面成呈30°~60°,使得暗盒与胸大肌平行。X线束方向从乳房的上内侧到下外侧面。角度必须调整到与患者体型相适应(影像探测器与胸大肌角度平行)以利于最大量的组织成像。

⑵为了确定胸大肌的角度,技师将手指放置在肌肉后方的腋窝处,患者肩部应松弛,技师将胸大肌轻轻向前推移,使可移动的外侧缘更加明显。高瘦患者所需角度(50°~60°)较矮胖患者(30°~40°)为大,一般身高体重患者所需角度为40°~50°。暗盒与胸大肌的角度不平行,将导致成像组织的减少。双侧乳房的体位角度通常相同。一些单位在胶片上记录MLO所用角度以利于下次检查时使用。

⑶运用可移动组织向固定组织运动原理,提升乳房。然后向前、向后牵拉乳房组织和胸大肌;

⑷患者成像乳房侧的手放在手柄上。移动患者的肩部,使其尽可能靠近滤线栅的中心;

⑸暗盒托盘的拐角放在胸大肌后面腋窝凹陷的上方。但要在背部肌肉的前方;

⑹患者的臂悬在暗盒托盘的后面,肘弯曲以松弛胸大肌。向暗盒托盘方向旋转患者,使托盘边缘替代技师的手向前承托乳房组织和胸大肌;

⑺向上向外牵拉乳房,离开胸壁以避免组织影像的相互重叠;

⑻然后开始压迫,压迫板经过胸骨后,连续旋转患者使她的双臀和双足对着乳腺摄影设备。压迫器的上角应稍低于锁骨。当将手移开成像区域时,应该用手继续承托乳房,直至有足够压力能保持乳房位置时为止。

我们将此组合手法叫做“向上向外”操作法。“向上向外”操作法的重要性不能过分强调。如果承托乳房的手离开太早,乳房就会下垂,从而导致组织的不充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