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10:49: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互联网+”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各大企业最有价值的竞争资源。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首先就要把互联网思维积极地应用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互联网+”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文章对“互联网+”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84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积极地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提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尤其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科技与知识的竞争,而是已经涉及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把互联网思维合理地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不断地对“互联网+”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与完善。

1 “互联网+”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由于互联网平台逐步地受到各大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从而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在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技术虽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但其部分资源软件以及互联网技术仍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脚步,再加上资源、系统软件的缺乏偏重性,从而导致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进行应用时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范??限制,导致其无法顺利涵盖组织相关的管理活动,限制了动态数据的收集工作,并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

1.2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旧采用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物质激励在无形中培养了员工实用主义观念,从而不利于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企业一旦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导致企业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差、工作热情不高,从而不利于企业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2]另外,由于员工工作的绩效考核权力主要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就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加浓厚的人治主义色彩,同时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流失,使得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 1.3 岗位需求与人员能力脱钩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大部分企业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缺失的问题,从而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下降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聘用人才的过程中都坚持用能力去胜任岗位的录用原则,同时这也是相关事业单位录用人才的标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企业实际聘用人才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被录用人员无法胜任岗位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3]

2 “互联网+”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2.1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互联网+”思维

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树立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的思维,首先就要积极拓展人力资源工作系统的、开放的战略性思维,以此来帮助企业与互联网时代进行有效的衔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互联网不仅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