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9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58: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宣传舆论的正面作用,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及XX载体(以下简称“载体”)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维护载体利益和企业形象,特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包括XXX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和XXX 有限公司。

一、突发事件风险分类分级

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五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

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不可抗拒的灾害。

2、 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各类施工安全质量事故、人身

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事件、经济安全事

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等。

5、 信誉危机事件。涉及公司和载体声誉、企业形象、

诚信等相关的各类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对外新闻应急处置响应程序启动一般为Ⅲ级(较大)以上。1

二、组织体系

公司及各分支机构均应分别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1、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 长: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副组长:全体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新闻发言人 成 员:宣传部、行政部、党办负责人各一名

1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原则上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但只需要事发地辖区管理机构调度辖区有关部门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1、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IV级)是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辖区较小范围内(例如载体某处办公室)的社会财产、

2、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III级)是指事态比较复杂,仅对辖区一定范围内(例如载体某建筑局部)的社会财产、

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事发地区政府(如上级政府管理委员会)调度辖区有关部门,必要时由市相关专业应急机构业务指导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3、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I级)是指事态复杂,对辖区一定范围内(例如载体某期建筑群)的社会财产、人身安

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后果,需要市政府专业主管部门或事件主管单位调度有关部门、区政府相关单位联合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级)是指事态非常复杂,对整个城市的社会稳定、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

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由市级或市级以上政府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日常工作由公司行政部和宣传部承担,各分支机构相关人员承担相应工作。

2、分支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机构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组长由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人员由行政部或办公室、项目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部门设在行政部或办公室。

分支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后,应当将小组成员、职责分工等信息以书面形式报备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此外,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组员,组成临时的突发事件处置小组。

三、工作职责

突发事件的对外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领导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和事件所在单位负责人根据突发事件的程度和党政主要领导的要求,决定和部署突发事件的对外应急处置工作。

(一)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工作职责:

1、 应急小组是全公司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决策

机构,对突发事件处置负领导责任;

2、 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管理日常工作,包括预测、演练

分析、培训、协调、整改等与突发事件管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