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女初长成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5:5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家有女初长成

程乃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中的“女儿”的个性和健康成长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恰当处理同家长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女儿成长变化过程原因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授部分

1、了解作者、解题。

(1)哪位同学了解作者程乃珊?

明确:当代女作家,80年代初走上文坛,主要作品有《蓝屋》《女儿经》等。 (2)有哪个同学知道题目的含义?

明确:我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成人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杨家有女初长成 ”化引而来,从文章的题目来看他就有一种诗意的美。

2、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初长成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典型的写女

儿成长变化的句子。

明确:对女儿失望——女儿长大了——女儿成了我的朋友 (2)根据这个思路我们看看应该怎样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14)写女儿的成长经历及“我”的感受。

第二部分(15)“我”通过女儿的成长经历而得出对生命的认识。 可能出现的分法:

(1-4)或(1-3)交代了为什么写女儿?不写认为女儿典型性不够,发表文章,对女儿的认识上变化了,如果“坦白地说,我一度对女儿很失望。自成一段,可以单划分出来,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放在了一起,尊重作者的意思,划分在一起,写为什么写女儿的原因。

15节单划出来,这是一种感悟,从女儿成长过程中总结出一个道理,给人一种启示,作为强调,独立成为一段。

(2)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母亲为什么会失望?写了几件事? 明确: ①女儿不看《安徒生童话》

②女儿放弃练钢琴 (家长强制性) ③女儿作文不及格

④女儿不懂得包涵(女儿年龄小,不懂得包涵)

⑤女儿有自己的《女儿经》(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有自己的理解,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我们看一下这样的女儿怎能不让母亲失望呢?作者的身份是一个作家,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因此她对女儿的期望高,要求高,她希望女儿成长为一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作为女儿达到了吗?(没有达到)达不到,所以女儿就有一种叛逆心理,也正是由于女儿的叛逆,所以写作文时她不及格,并不是她不会写,而是她认为不应该写。

作者在描写失望过程中哪些词用的好呢?

分析重点词语: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理解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大言不惭”形容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女儿不爱看书(妈妈让她看的书)作家妈妈非常的生气。

“七窍生烟”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好像耳、目、口中都要冒出烟来,这里是夸张的用法。写出了母亲看到女儿作文不及格时作家母亲的急切、气愤、对女儿的不理解。

“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有理而大发议论。很倔强、顶撞母亲(老师的强制性)

师小结:我们看一下这些词:女儿大言不惭,妈妈气得半死,女儿振振有词,妈妈七窍生烟,这些词语程度是一步步加深的,而且是相对应的,作者运用这些对比词语,在这两件事中写出了在母亲的眼里,女儿是无知的、是不知羞耻的、女儿的这些行为太让母亲失望了。

可是母亲为女儿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太爱自己的女儿了。所以期望值高,当女儿学业无成时,最痛心的就是母亲,母亲就难免生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中国母亲特殊的爱。

在这一部分中还写了一件事是让母亲不失望的,那件事?(在对那人的审美上)为什么?在对美好的事物的认同上,女儿和母亲是一样的,她站在了和母亲一样的高度上,说明女儿的审美起点是很高的,层次高,母亲从这一点上看到了希望,也为下文女儿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3)母亲离开的三四年间,女儿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母亲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

明确:①写信生动传神

②深爱钢琴 ③读书面广

思考:为什么在母亲离开的三四年间女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首先自由度大了,母亲离开的三四年间,女儿有了自由度,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通过女儿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她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懂的事多了,她不是一个坏孩子。其次她能与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先生交谈,发表见解有理有据,说明她看的书多,是一个非常要强,有上进心的孩子。第三,除此之外老师还认为女儿的变化也是和原来母亲强制女儿做的事是分不开的,母亲原来强制女儿所做的事为女儿今后的变化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母亲的强制即使给她再大的自由度,也不会有女儿今天的变化。如果你的母亲从现在开始对你放任不管,你想一想一年后、两年后、甚至三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

(4)母亲在不知不觉之间和女儿成了朋友,具体在文中体现在那些事上? 明确:自由谈论、提供资讯 为什么能成为朋友?

说明女儿的认识提高了,有了许多人类共通的东西,在思想上有很多地方与母亲接近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和融洽,所以和母亲成了朋友。看来女儿真的是长大了。

(7)你怎样来理解文中女儿的初长成?

我们在解题时知道初长成是刚刚长大成人的意思,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同学们能不能谈谈在你的头脑中初长成的女儿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可能答到有上进心,有自己的见解等

女儿是不是非常的优秀?(不是)刚刚长成,文中并没有写道女儿的成功,说明女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但是文中女儿的生活是很充实的。

(5)教师小结:女儿所有的变化是在母亲离开的三四年间发生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设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向上的,就是美丽的。

品味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明确:告诉人们生命本身需要自由的空间,不要人为地加以种种限制,只要是健康向上的,都是美好的,都应该让它自由自在地发展。 (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这句话:是说父母别管我们就是好吗?不是的,意思是说只要孩子是健康成长的,就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过分地去干预。) (6)我们应该如何来概括文章的中心呢?

明确:本文通过对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描写,告诉人们: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一味地按照家长的意愿去设计子女的形象。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当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后,无论是从做女儿的角度,还是做母亲的角度,都有太多的感慨,尤其是作为母亲,对儿女有着太多的希望,作者写的这篇文章,是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教育子女的一点感悟,是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和女儿的,在女儿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读懂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怀有厚重的希望,也读懂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无奈的失望,我们更读懂了当女儿茁壮成长时母亲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之后,多听听母亲的唠叨,和父母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相互的理解,只要你的人生是健康向上的、是美的,相信你的人生活的会更加的精彩。

三、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有美语句。 2、写一篇读后感。 四、板书设计